2000年的那个春天,带着满心的期待与忐忑,我终于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工厂大门。命运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我被分配到了母亲退休前所在的班组,从此开启了一段充满温情与回忆的职业生涯。
走进车间的那一刻,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斜斜地洒进来,映照着机器设备泛着金属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那是一种独属于工厂的气息,陌生又让人感到亲切。班组里的师傅们得知我是老员工的孩子,脸上纷纷露出和蔼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善意与接纳,瞬间驱散了我初来乍到的紧张。
郭师傅是个性格爽朗的中年人,他拍着我的肩膀,热情地说:“孩子,别怕,有啥不懂的尽管问,咱都是一家人!”郭师傅则细心地为我介绍班组里的每一台设备,从它们的性能到操作要点,讲解得细致入微。黄阿姨更是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时不时关心我的生活,问我吃得好不好,住得习不习惯。在这些师傅们的悉心照顾下,我很快就适应了工厂的工作节奏。
与在广州漂泊的日子相比,这里的工作时光宛如一首舒缓的歌谣。在广州时,每天都是争分夺秒,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而如今,在这个充满人情味的班组里,工作时间规律了许多,我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
工作之余,我常常会想起母亲在这里奋斗的岁月。想象着她曾经也在这一方天地里,和这些师傅们并肩作战,为了生活努力拼搏。我抚摸着那些机器,仿佛能触摸到母亲留下的温度,感受到她当年的坚韧与执着。这种传承不仅是工作岗位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的接力。
在轻松的工作氛围中,我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和提升自己。师傅们毫无保留地将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我,我也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知识。每一次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每一次得到师傅们的认可,都让我充满了成就感。
在这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技能,更是一份真挚的情谊。师傅们的关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我知道,这段进厂工作的经历,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而母亲所在的这个班组,也将永远是我心中温暖的港湾,承载着岁月的美好与传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