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兄
《应物兄》是作家李洱历经13年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小说。
从外界的评价来看,我认为它是一部神奇的小说。在八月份,《应物兄》荣获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同样获奖的还有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和陈彦的《主角》。
按得票数来看,《应物兄》是排最后的。可是,按知名度来看,《应物兄》应该是排第一的。因为它一经问世,就得到学界专家的好评,不断获得奖项,如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榜榜首、南方周末的2018年度十大好书、第十五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18年度最佳作品、《扬子江评论》年度文学排行榜第一名,新浪网2018年度排行榜第一名等。
其他四部作品,除了徐则臣的《北上》也入选南方周末的2018年度十大好书,我都没听说过。
再从大众评价上来看,《应物兄》在豆瓣上的评分为6.8分,这分数当然不算差,但要以茅盾文学奖作品来看,那就是偏低了。学界专家纷纷夸赞,大众读者却并不买账。难道是曲高和寡?
说完外界评价和评分,我来谈我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应物”按小说来看,是由应物兄初中班主任朱三根给他取的,朱三根老师给他写了一段出自何劭的《王弼传》的话,其中有一句“应物而无累于物”,意思是人要顺应外物而不受累受制于外物,这与《荀子·修身》中的“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有相同的意思,都是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一种品质。
在小说上下两册的封面上,分别有一句带有“应物”的寄语:“虚己应物,恕而后行”“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前者出自《晋书·外戚传·王濛》,意在说待人接物应有的态度和要求,顺应事物谨慎行事。后者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意在说随应时势而变迁移易,顺应事物而变化发展。
如果说这两句寄语对应着上下两册的内容,那上册的内容就是人物的出场,应物兄如何面对各色人等,下册的内容就是时势的变化,应物兄如何解决各种难题。
可以说,李洱给主人公取这样的名字是恰当的,既内涵丰富,又与人物身份贴合。一下子就能让人与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相联系。
这样的命名方式是不错的,但李洱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与叙事结构,我不太满意。老实说,因为结构松散,线索不清晰,我并没有看完。
“小说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各篇章小标题都撷取正文最前面几个字,他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对《应物兄》的评价多数都有与这句话类似的评价。
看到这句话,我有点莫名其妙。“经史子集”是什么样的叙述方式?经史子集明明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分别是儒家经书、史书、先秦百家著作和诗词文集。四个类别明显地有着不同内容,当然有着不同的叙述方式。《应物兄》究竟是怎么个借鉴法呢?
至于“向《论语》致敬”,“各篇章小标题都撷取正文最前面几个字”,我就不明白这种致敬有何意思。《论语》有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从内容与形式来看,它本身就是较为松散的,不容易取篇章名的,再加上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多人记录,无人统领,并无一个成书的规划,权当课堂笔记,那就没有取篇章名的考虑,直接取其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简单了事。
《应物兄》可是八十四万多字的长篇小说呀,是李洱长达13年创作出来的作品呀,有着作者谋篇布局与巧妙构思的作品呀,为何要去致敬几千年前毫无作品意识的《论语》?学人家毫无意义地取前几个字做章节名,这是作者的自作聪明,还是敷衍了事?
章节名毫无意义,就不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阅读线索。接着,内容上也没有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小说一开头是应物兄在边洗澡边想事情,想着如何劝贾鸣加入儒学研究院,并协助他筹建儒学研究院。另外,他还要邀请程济世来当儒学研究院的院长。
本来这样去展开,事件是清晰的。可是,李洱一会儿写贾鸣与应物兄的矛盾,一会儿写应物兄去救乔木先生的狗,一会儿写应物兄去参加电台节目宣传新书,一会儿写应物兄与电台主持人有感情纠葛,一会儿写应物兄会见企业家铁梳子……
各种事件不断涌出,或插叙,或倒叙,应物兄应接不暇,读者也难以梳理清楚事件之间的关系。一开始抛出的筹建儒学研究院事件,可以置之不理,转而写各种人际关系,真是看不懂。
是狗还是犬
是狗还是犬?这是一个问题吗?这有什么区别吗?
在专业的语言研究层面,两个意思相同的字都是有些许不同的。咱不聊太专业的,就说说普通人所知道的,狗与犬虽然意思一样,都是指代一种动物,但在用法上还是有所差别的。
一般,犬给人感觉是古人常用,文言文常见的,如虎父无犬子、愿效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狗则是今人常用,口语常见的,如狼狗、狗屁、狗头军师。带“狗”的词语比带“犬”的词语多。但,这两个字在古代都有用,没有优劣雅俗之分。
为什么要谈这两个字的分别呢?因为李洱在《应物兄》中就纠结起这个问题,那是应物兄在电台做节目,顺便给新书《孔子是条“丧家狗”》做宣传,有听众来电,问“孔子什么时候自称‘丧家狗’了?孔子说的是‘丧家犬’。”
应物兄以前就跟出版人季宗慈说过,应该把“丧家狗”改成“丧家犬”。他给出的理由可复杂了,既有从哲学、文学和心理学层面上谈的,还有从《说文解字》对犬的解释来“咬文嚼字”的。
听众除了也说了《说文解字》,还提到更早的一本字典《尔雅》,其中记载“未成毫,狗”。还没长毛的小崽子才叫狗。
不少人看到这一系列的引用,都会被李洱的知识储备所惊讶,也会觉得大开眼界。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李洱自说自话地在小说中的一番解释纯属瞎扯。
一方面,如前面所说的,犬和狗在指代一种动物上意思是相同的,至于书中举例的犬子、狗特务、犬儒学派,说他们有不同的意义,所以犬与狗不能互换,但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有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后两个词还是近现代才有的词。随着时代的演变,犬越来越书面化、雅化,狗越来越口语化、俗化。
说到《尔雅》《说文解字》这两本古代辞书对“狗”“犬”两字有不同的解释,一个说狗是没长毛的,一个说犬是狗的一种。可是,就算是《现代汉语词典》也还在不断更新版本呢,更何况是两本相隔几百年的辞书,意思上当然会有所不同。再说,难道我们现在还用《尔雅》来做解释吗?
最后讲一个点,就能说明李洱的一番言论纯属瞎扯。说孔子是丧家狗(犬)典出何处呢?出自《孔子家语》的第18章困誓,有个路人评价孔子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繇,其肩似子产,然自腰已下,不及禹者三寸,累然如丧家之狗。”就是说孔子失意不堪,那种情形好像是一条失去家园的狗。
翻看《中华成语大词典》,同样有收录“丧家之狗”一词,在词条的解释中,我们看到说“现多作‘丧家之犬’”。也就是说,丧家之狗还是丧家之犬,都一样。
《应物兄》整本书引用大量典籍、诗词,难道李洱就没翻翻《孔子家语》,还要大费周章去纠结是狗还是犬?
在取名上,应物兄不知是否向李零学习了,人家就大大方方地给自己的《论语》解读著作取名为《丧家狗——我读<论语>》。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小说《应物兄》的一大主体,在书中展现了在三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以及三代知识分子在价值观上的不同,折射出了知识分子在当今时代的困境。
对书中知识分子的分析,别的文章写得更透彻一点,我想谈谈书中所呈现的知识分子写作。
一是性与知识分子。古语有云:“英雄难过美人关。”同样的,美人或者说性欲也是考验知识分子的一道关。小说《应物兄》中有不少关于性欲的言论,有的是高谈阔论,有的是插科打诨,有的隐晦,有的露骨。有的是与知识分子的价值考量有关,有的则是与塑造猥琐人物有关的。阅读中,我认为后者的内容颇多,显得荤段子过多,让人不适。
对现代很多人“对做爱次数的追求”的现象,书中应物兄的分析耐人寻味。他认为“那与其说是纵欲,不如说是禁欲”“你不得不认可由他人和市场强加给你的欲望和消费方式”。
也就是说,现代人只是在外在形式上得到满足,例如做了多少次,但在内在属己上并没有得到满足,并没有享受到快感与愉悦。这里的纵欲,是外来压力所驱动的,甚至是一种从众的。
人在不断的纵欲中,就渐渐丧失了感受,一切只剩下机械运动了。可以说是“娱乐至死”在性欲上的极端体现了。
而应物兄在小说中,之所以会过不了性欲这一关,也是因为内心价值的动摇,被朗月带着走。过后反思,“做爱之后,我不但没有获得满足,反而有一种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感觉”。在这里,表现出了人物的缺陷,会在后续情节上有所展开。
二是知识与知识分子写作。在对知识分子进行描写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知识。如前面谈到《应物兄》章节名的命名、“丧家狗还是丧家犬”的纠结,李洱在这本书中提供知识性内容的方式,总让我感觉有点掉书袋的意味。
一开始阅读《应物兄》,看到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诗词和典故,会觉得有意思,作者真是博学多才。看多了,就有疑惑,出现这些内容是否有必要,是否与塑造人物相关。在豆瓣上,也有人质疑,书中的人物那样引经据典地对话不真实。
主角是研究儒学的,而且也是围绕筹建儒学研究院展开故事的,所以涉及到的内容也多是与儒学相关的。这让我想到了另一本书,庆山的《夏摩山谷》。
它当然不是描写知识分子的小说,也不是写儒学的,但它也给人掉书袋的感觉,掉的是佛经。它讲的故事有点复杂,人物在人世间进行一场心灵修行之旅,有的人去找僧人交谈,有的人自己去大自然感悟,然后就有一番番颇为高深的言论。可是,当叙事被减弱,成了议论,读起来实在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