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孤独》是一部由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作的长篇小说巨著,也是一部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品。1982年,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此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见其极高的美学造诣和深邃的主题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得到了普遍认可。本文主要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阐述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从中获得的感悟,并尝试分析它的写作手法和多重主题。
在年纪尚轻、阅历尚浅的这些年里,或许我们还无法理解“孤独”的本意。但在多年以后,我们一定还会想起这本书,想起这本书里描写的那种孤寂、逃避的情绪,还有“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复返,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究是过往云烟”这句真理。
和很多人一样,初读马尔克斯的作品,我一开始也觉得很不习惯。它是这样一本书——没有序,也没有题词,似乎所有的评论家都不敢对它的成就妄加断定。于是本着“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念,所有对它的理解就只能来源于自己的探索了。
作家马尔克斯的写作风格异常独特,让我在最初有点难以接受。故事中布恩迪亚家族及其他各色人物悉数登场,一个个时间线交替重叠的故事,他在读者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写完了这一个再将时间倒回去写另一个。全书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主角,也没有贯穿一线的线索。作者似乎懒得向读者解释清楚他构造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很吝啬于环境描写,也不屑于去制造一些从一开始就能引人入胜的悬念或人物精神。混乱的时空中唯一能够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的,就只有作家那如潮水般汹涌的叙事手法了吧。一个个人物的行为不可预测,没有缘由也猜不到结尾。所有的事件就是这样洪流般自发地进行着,冥冥中又让人感觉到它们像是沿着既定的轨道覆压而来,势不可挡。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个故事还是深深地吸引到了我。最初惊叹到我的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被鬼魂追随而癫狂时说出的话。连续三天,他认为时间从来没有变过,一直都是星期一。到了第三天,他仍然认为今天是星期一,因为他觉得:“你看那风,那天,看那秋海棠,跟昨天前天都一样。今天还是星期一。”最后家人认为他疯了,将他绑在树下。从这一章开始,本书“孤独”的主题开始出现了。家族的始祖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癫狂中对时空观的阐述看似疯癫实则暗藏真理,却没有人懂得他的意思,一如《红楼梦》中点破红尘世事的,永远是那些乞丐和疯子。或许就像《红楼梦》想要表达的一样,再繁华的红尘幻梦最终也只能归于虚幻罢了吧。这便是我当初看到此处时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同样让我惊叹的还有作者穿插在书中的那些与现实杂糅的神话色彩和看待生死的观念。书中所有的亡灵都能够与人对话,让人感到死亡似乎也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于是也就没有那么让人惧怕了。家族的始祖、马孔多的创始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一间又一间相同的房间里穿梭,直到他已故的仇敌在其中一间房子里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便永远留在了那里。这便是他死亡的形式。在他死后小黄花满天飞舞的情节异常凄美,似真似幻。和书中的许多其他情节一样,美人儿蕾梅黛丝裹着床单升天、大雨过后的飞鸟暴亡、白蚁侵蚀家园,作者的文字总是不经意间将人带入虚幻的世界,使人在一片混沌中分不清现实与虚幻。
如果说《百年孤独》这本书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那么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孤独和宿命了吧。这两点在故事的开始不易察觉,却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越发深刻而浓烈。
故事的开头是混沌的。家族中的人物永远一个个行为怪癖,不同寻常。他们或是有着超强的探索精神,或是有着十分怪异的癖好,伴随着他们的是那永远倔强的性格和淫乱的倾向。虽然个个怪异,但他们仍在探索新的可能。建成不久的马孔多虽然经历了恐怖的失忆症阶段,但也总体还是在向上发展的。这一时期弥漫书中整个世界的,是不安的喧嚣与躁动。
然而随着书中有人的故事落下了帷幕,那种孤独的感觉便切实地出现了。奥雷里亚诺上校在经历了大大小小三十二场战役之后,为了和平主动放弃了战争,却在晚年对政府不遵守承诺发放抚恤金的行为无能为力,最终蜗居家里日复一日地制作小金鱼;阿玛兰妲则是一生都在与丽贝卡竞争,却在机会到来时坚决地拒绝了曾经抛弃自己的人,最终选择了在织寿衣与拆寿衣的循环中度过自己剩余的一生。曾经,我对孤独的理解是无人陪伴,或是身处人群中却不被人了解,而这本书似乎给了孤独一个新的诠释。上校和阿玛兰妲的孤独,他们都是自愿选择的。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与其带着沉重的记忆恍若无事地活下去,不如往孤独里躲,往回忆里躲,将那些曾经有过的灿烂变成生命永久的记忆。因为唯有选择孤独,才能逃避痛苦。“断肠声里忆平生”,说的就是他们吧。
书的后半部分主要展现的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像是一种宿命的定论。一代又一代的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们,他们继承了相同的名字,也总是遗传着相似的命运。他们的人生轨迹或许因为环境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却因为性格上的相似而做出相似的举动。这里最突出的就是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这一对双胞胎兄弟了吧。他们在儿时经常玩互换名字和身份的游戏捉弄大人。后来他们表现出与他们的名字不符的特质,令人怀疑他们是否在儿时的某个时刻永远互换了身份。最终他们同时死去,还是被一群醉汉葬进了对方的墓里。这一系列巧合的事情似乎就是在暗示着这一切的故事都是命中注定的,谁也逃不出命运的安排。
在本书的最后,小镇马孔多在接连经历了大雨和大旱之后世风日下。读到这时才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布恩迪亚家族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是独立于外界孤独地存在着的。那些伟大的战役,那三千多个香蕉种植园的工人在广场被枪杀,还有那些曾经凄美至极的爱情,其实都只是不可抗拒的家族历史中的过眼云烟罢了,随着时间和生命的流逝,那些记忆也将不见。
最终,随着第六代奥雷里亚诺破译出家族羊皮卷的全部内容,整个马孔多小镇都被肆起的飓风抹去了。最终得知家族的命运早已在羊皮卷中记载,这时再回想作者之前的那些那预言般的口吻,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是的,这些就是命运的安排,是我们逃不掉的宿命。
“生命中曾经拥有过的灿烂,最终都要用孤独来偿还。”这句话应该是对这本书最好的注解了。好的作品历久弥新,不刻意制造情节,却似浑然天成,将孤独和宿命这两个词深深地烙进了我们的骨子里。这便是《百年孤独》的伟大所在吧!
(原文写于2017年暑假,看完全书后部分参考了一下豆瓣上的观点,然后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和饱读诗书十分富有文学气质的李进之大佬交流了一番感想,才借鉴了他的一些观点完成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作为院读书打卡活动的读书报告上交,最后得二等奖。2017年12.30有感:看完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想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因为自己也想不明白,所以在写读书报告时也就弱化了这一部分的解读。最后拿了二等奖,我想可能也就是因为我没有把我对这本书的中心理解明明白白地写上去吧。颁奖的时候看到拿一等奖的同学写的文章,看起来那位同学认为作品应该反面解读,也就是如果我们永远生活在孤独中的话,也会像马尔克斯家族一样迎来覆灭的结局(所以应该要走出孤独???)。这样的观点初看的确很新颖,可我不太赞成这样的解读。似乎正能量来得太莫名其妙了一点?可能是因为读书报告的评选标准里有一条“内容积极向上”吧,这样的立意显然更合老师的胃口,可我还是认为这样的文学作品是不可以强行把正能量解读加进去的。近些天来再想起这本书时,我又有了一些想法:或许文学作品本来的意义也就是引起人的共鸣而已。它不需要一个明确的中心主旨,只是在陪伴你走过一段孤独的路程的时候,让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和你一样想法的人,有和你一样甚至比你更孤独的人,你不是一个人,这就够了。人藏在心里的那些想说又没法说的话呀,有人替你说出来,让你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那自然是十分感激的。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的陪伴作用?我不知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应该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吧。十分欢迎看过原书并且有一点想法的人来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