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在共同体的生活,较之相互竞争原理应该是相互协同原理
肆,付出,才有收获。信赖和信任的区别
2你还没有做到真正的喜欢自己,所以你无法信赖他人,也无法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我们如果仅仅是投身于工作的话,根本无法获得幸福。正因为我们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
“课题分离”——人与人永远无法相互理解,所以只能选择信赖
1“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路加福音》
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
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
去“信赖”。能否“信赖”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挚友,而社交面具是避免受伤心理;主动信赖:信赖并非是盲信,在这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主动信赖,不管你是否信赖我,我都信赖你,继续信赖。
交友关系是‘信任’关系,而交友关系是“信赖关系”
交友根本不存在“必须和这个人交友的理由”
“信任”“信赖”“爱”表述人际关系。
人生课题“工作”:分工,不可能单独生存,我们应该劳动、协作、贡献。
社会的诞生也就是“苦恼”的诞生,因为人的快乐也源于人际关系。“独立生存在宇宙”中的人没有烦恼但也没有快乐,且将会度过极其乏味的一生。
阿德勒所说“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句话背后也隐藏着“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这一幸福的定义。
共同体感觉的定义。通过“交友”关系学习“人格知识”挖掘共同体感觉。
我们只有在“交友”关系中才梦尝试着为他人贡献,不进行“交友”的人根本无法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孩子们最初学习“交友”、挖掘共同体感觉的场所就是学校。
把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时必须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人际关系的课题。
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决定“是否愿意与这个人一起工作”或者“这个人遇到麻烦时,是否愿意帮他”的最大要娶就是那个人的诚实和致力于工作的态度。
例如:诚实而真挚地致力于其中,从事救死扶伤工作的人和乘人之危放高利贷的人,其价值没有区别。
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正义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