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分形创新,分形创新的基础是什么?
分形创新,可以理解为从第一曲线里面分出或长出另外一条曲线(业务)。
分形创新的基础,第一曲线已经变成一个主航道,有重大的流量基础以及现金流基础,更重要的是你有了自己夯实自己的一个系统内核,一个核心的引擎,以及第一航道里面的流量的优势,然后自下而上地鼓励员工涌现出一些分形,创新出来;如果没有第一航道的基础,也不会有这个分形创新出来。
首先,先为大家纠正一个错误
有很多人把杠杆多元化与第二曲线理解为一个概念,这是不对的,多元化是你进入很多领域,比如,你的主业是房地产,然后你又进军了化妆品、服装、餐饮,反正你看哪个行业赚钱你就进去了;而第二曲线是从第一曲线长出来的,是与主赛道有着极高的相似度,不是两个干脆没有任何交集的行业。
相信大家听过这么一段话:不创新,等死,因为有极限点;乱创新,找死,因为有破局点。
如果你的第一曲线没有过破局点,你去创新的话,永远是低水平重复。
就像几年前的盛大,乐视,盲目扩张,盲目收购,还有各省的首富变成首负的情况也是比比皆是。
下面就说一下,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第二曲线。
如图所示,在第一曲线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迭代更新都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生长出的新产品,比如B产品,在投入市场后,B产品受到市场的良好反馈,而形成了一条独立的产品业务线,这个时候B产品才是真正的第二曲线。
而从第一曲线跳转到第二曲线的整个过程可以理解为分形创新,过程是导向,当下是一,这是一条过程哲学。
为大家举一个从第一曲线成功长到第二曲线的公司,亚马逊。
亚马逊AWS的成功并非源于贝索丝的布局,而是源于企业内部。
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经常因为各种数据互相掐起来,而贝索丝就要求技术部门将技术简单化,让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调用,技术部为了完成老大的任务而不用传统的公司内部管理的方式,而是用复杂性思维的方式将技术API化(最简单的接口),在这个过程中,就用到了“技术接口、存储器、技术服务”等,后续,就有了大家熟悉的AWS云服务
今天就用“如何提高认知呢?”这个话题结个尾。
无法做好选择和判断的时候就离远一点,远到用更重要的原则,和更长的时间尺度来衡量,这样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