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时候,家乡有一种树,叫桐子树。它的花大而美,散发着阵阵腻人的香气。我曾经无数次想要去拾起它,仔细看看。但是,每当这个时候,奶奶就会说,要满了十二岁才可以摸,不然就会长不高。这样的话对于四岁的我来说,是那么的恐怖。于是,我没有去碰它。可是我又想到,十二岁,天呐!多么遥远的时候啊,我还要多久才可以长到十二岁呢。
那个时候觉得遥远到难以想象的十二岁,在不知不觉的时候,早已过去了多年。十二岁的我早已忘记四岁时想要一探桐子花究竟的事情,十二岁的我已经开始在中学的课堂里蹉跎时光了。
但是我却开始在意每一年的生日,以及它内含的年岁流逝。
于是,我曾无数次地想要牢记我每一年的事情,可是,终究还是记得零零碎碎。
如今已经二十有余,按理说,是一个正好的年纪。然而,我却总是回忆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年纪。
身旁的朋友都要比我略小,所以我总觉得我已经老了。不可抗拒的想法在我的脑海疯长肆掠,我,真的要走向衰老了?
经常听到什么岁月飞逝,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以前真的没有什么感觉。而今,二十多一点的我却觉得,感触颇深,甚至滋生一种时光飞逝,不可抗拒的无力与颓败。
古代情感细腻的诗人总是在伤春悲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除了伤感,更多的是无奈。眼睁睁地看着时光流走,却无力让它为任何人停滞一秒。每一年的春秋,我都会和古人有一场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喜他所喜,悲他所悲。
然,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在承受时光飞逝的同时,却不得不要在日常中加快脚步学习生活。好在,我可以协调内心的情感。伤春悲秋并不意味着消极堕落,相反,这更加提醒我在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浪费每一分钟的同时,还要慢下来,享受生活。
愿世人都能在人群中日日穿梭忙碌后,抽个空,看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卷云舒。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