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近两年的读书中,有一本书我推荐“读”的话,一定是《围城》。
《围城》的名气很大,大到我没看过书,却能在聊天时也说出“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好像这书我也看过似的。
这周读起这本书,我带着找这句名言的任务开始,却在不知不觉中忘了最初的目的,一下子沉浸到人物和语言中。
一天下午因为停电,我得以在办公室读起书来,同事劝我别看坏了眼睛,我才发现很久没有这种拿的起放不下的感觉。我一边读一边感慨钱老先生语言的犀利与幽默,在我心里对他语言的认可,我认为在今天也不过时,经典永远是经典。
相信《围城》已经有很多赞美之词和剧情摘要,苏文纨,方鸿渐,鲍小姐,唐晓芙,赵辛楣,三闾大学,这些都可以做为围城的关键字。
从《围城》看学习,方鸿渐拿着父母和丈人家的钱出外留学,学期已满,尽管他认为一纸证书不足以证明真学问,却不得不办一张假证对父母,对丈人,对盼他学成归来的人给以安慰,这张假证也许在他的心上是一颗朱砂痣,却也成为他日后生计所仰仗的门脸——归国博士,在三闾大学的壮志难酬也是对他假学位的否定。
从《围城》看家庭,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博士,也同样是一个再也回不去家的流浪人,方鸿渐出国留学让人艳羡,更让兄弟嫉妒,他的归来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侵略性,战争让方家落寞,也再没有了方鸿渐与父母与家庭的亲密相处,尽管父母再以他为傲,面对结婚后无房可住的他也只能是言语上的同情,二弟三弟再不济,总能和父母挤在一起,没有人能说什么,可是之于一个留过洋的博士和家人挤在一起,靠父母生活,是真真被人看不起的。
从《围城》看爱情,谁说爱情一定是轰轰烈烈,围城里我有一种看热闹的感觉。船上鸿渐与鲍小姐打情骂俏,上海都市里有苏小姐的大家闺秀式的含蓄的期待众星捧月式的我喜欢你你就一定得喜欢我的爱,也有方鸿渐与唐晓芙暗流涌动,两小无猜,脆弱的爱,苏文纨对方鸿渐,你这个混蛋你竟然玩弄我的感情,没关系,明天我就可以和我众多的追求者之一走入婚姻,赵辛楣你还是继续做我的小跟班吧,方鸿渐就此一别是路人。
从《围城》看婚姻,方鸿渐在这本书里的男人属性不强,外貌模糊的没有特别的印象,性格熟悉的就像身边的某一个人,既不愤世嫉俗,也没什么坏心眼,平淡的如一杯水。随波逐流。从与孙小姐相知,到最后结婚,我觉得有一种落入虎口的感觉,并不是说孙小姐有多不好,只是她太像一个会过日子的女人,不妖娆,不妩媚,正常长相,正常打扮,骨子里却走着对生活对自己要什么的清晰认识,去三闾大学教书,一路上磕磕绊绊却从没说过退缩,一口一个赵叔叔,却在结婚后对方鸿渐与赵辛楣的来往有诸多不满。从不被学校重视到在各派系斗争中仍有饭碗,从不被家庭重视却自有一颗强大的心灵知道在姑姑这棵树上生根发芽。方鸿渐与孙小姐的婚姻在今天仍有我们大多数人的影子,从准备结婚,筹备婚礼的那一刻起,就少不了两家人为了钱多钱少的你争我斗。小说最后方鸿渐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听到墙上的钟表在敲响已经过去的时间,既让我感到时间已经回不去了,也让我感觉没有什么能让时间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