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粽子

从家里带了些粽子回来,

热情地跟同事们分享,

回想起家里的手艺,

虽然一直以来跟“精美”不搭边,

但味道一直是不差的。

饭菜很少有什么技巧性的提味和点缀,

葱姜蒜、油盐轻,三板斧来回使。

家里反感味精,嫌“假”;

肉菜不喜欢下糖,觉得是“不得已的手段”。

关于“扎实”,妈妈有充分的认识:

如果要有七分的鲜美,

食材本身就要下到十分的功夫。

以粽子为例,

红豆、花生、扣肉、咸蛋黄、瑶柱、糯米,

最后两张箬叶包起来鼓鼓囊囊,

下锅炊熟,米粒膨胀爆满。

想起老师说的:“诚恳和真实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这种“扎实”如今回想起来,或许正是妈妈影响我最深的品质和智慧。

有一从来只说一,不懂从来不装懂,

“扎实”的方法背后,是“踏实”和“诚实”的价值取向,

它让我们坦荡、自信、从容。

“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足够我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