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少年的我们一无所有但无所畏惧?
为什么中年的我们有房有车却心生焦虑?
此时,我一边听着bilibili夏日毕业歌会一边码字。今年是一个特殊的毕业季,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回到学校。曾经我们幻想的不用上课的日子,居然在今年变成了现实。
现在唱歌的是朴树,他出道的时候我正在上大学,一度他的《那些花儿》是我大学KTV的必点曲目,也曾经特别关注校园十大歌手的某一位男生,只因他抱着吉他唱《白桦林》。
如今,时光飞逝,我也接近不惑,我在他的歌声中仍然能听到少年感。但当他唱到《平凡之路》的时候,莫名有些忧伤,朴树的少年感带着一丝忧郁,让人心疼。
接下来出场的是李宇春,是我的偶像,从2005年到现在,只要有她的演唱会,我几乎年年到场。超女结束15年,她依然是少年的模样,干净、大气、青春、活力,带着个性和正面的叛逆。
第一曲《和你一样》,是上海玉米为她写的歌,也是玉米爱心基金的主题曲。几乎是她每次演唱会的必备曲目,柔软而真诚。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演唱会现场大合唱,每年的310她的生日,我们玉米也都很有默契地往玉米爱心基金里汇款,给她庆生。
第二曲《下个路口见》,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首原创。来自2009年她的同名专辑《李宇春》,那是她的创作元年。据说当年太合麦田的老板宋柯拿着曲子找了很多知名音乐人填词,终究是不满意,最后还是她自己写的词。“东京下雨,淋湿巴黎,收音机,你听几点几”“我偏爱弗拉明戈的热情,你倾心维也纳古典钢琴,不曾相遇,未曾熟悉,深呼吸,你会在哪里?”
如此灵动,创作才华让人惊喜。我记得2009年去北京《阿么》演唱会现场,这一曲前奏响起,一群白衣少年,舞步飞扬,真心帅气养眼。
第三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我想到了2012年的“疯狂”巡演上海站。那年因为生娃,错过了她三月的Whyme个唱,好在新专辑的巡演有上海站。我真的是背着吸奶器去的现场,先生非常支持,留在家里带娃,把我托付给同事男玉米。在回来的路上,他一边开车一边吐露心声,他和春春同是1984年生人,他说,每次听到这首《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就想到自己离家在上海打拼的日子,也想到春春离家在北京打拼的日子,不容易但充满希望和倔强。
李宇春身上最打动我的就是她的少年感,15年如一,怀着最初的梦想,做娱乐圈里另类的叛逆者。面容淡定、内心坚定,时光的沉淀让才华呈现。评论家红不过半年的预言早已破灭,玉米们担心她辛苦委屈的呵护,变成了对她的放心和钦佩。她从我的爱豆,变成了我的榜样。坚持最初的梦想,不媚俗有态度。
如今我人到中年,阶段性会低谷,也看到了太多中年人对自己的捆绑。今天看到这场毕业演唱会,突然觉得很触动。
青春是回忆,少年感是勇气。什么时候,勇气褪去,变成世故和保守?什么时候,心气不在,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得失?
今日思绪纷飞,也许,是因为,心中的那个少年,并未真正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