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边界的守护者,亡灵的引路人
生与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埃及神话中,一个人死了之后会渡过一条河,来到一个地方,阿努比斯在这里等着你进行“称心仪式”。你要把心拿出来,放在他的天平上。天平的另一边,放着一根羽毛。如果你的心比羽毛重,意味着你生前犯过的罪太重,会被丢到河里给动物吃掉。而纯洁善良的心被认为是很轻的,比羽毛还轻,那就会进入天堂。在埃及神话中,阿努比斯守在冥界边界,执行着从生到死的引导工作。
在中国神话中,也有一条河,叫奈河。从地府流出,是阴阳两界的边界。我去参观过重庆丰都鬼城,被认为是现实中的阴阳界处。真的按神话中所说,奈河上修了桥,只是旁边没有站着一个孟婆,让你干掉那碗忘情水。如果你有非常留恋不愿忘记的人,你可以选择不喝孟婆汤,跃身进入忘川河,在千年磨难后,若心念仍在,就可以带着前世的记忆投胎。在中国神话中,孟婆守在冥界边界,执行着从死到生的引导工作。
是不是可以说,埃及神话中更重视从生到死,而中国神话中更重视从死到生?
埃及神话反映出千年前的埃及人重视来世。
他们选择相信,死后可能得到一次永生的机会。无论贫富,他们都愿意花费毕生积蓄在自己死后把尸体制成木乃伊,作为灵魂永生的居所。
而中国的神话反映出千年前的中国人重视今生。
他们选择相信,死后可能得到一次重生的机会,忘记今生,重头再来,不再记得这一世的恩怨情仇,但也留一丝再见可能,给今生念念不忘的人。
中国神话体系融合了很多不同的宗教信仰。以上关于孟婆的说法来自道教,而关于六道轮回的说法是来自佛教,又可以再追溯到印度婆罗门教。
不同的神话体系中也都存在死神或是冥王的角色,主持着冥界的规则秩序。冥界与人间的关系,就像数学里实数与虚数的关系。不同神话体系中冥界的秩序同样也反应了人间的规则秩序。
2 一片叶子教会我的人生观
要看清边界,要同时考察生与死这两面。
你想怎样活着与你想怎样死去,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倒不如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回答更高一个维度的问题:你所定义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也为之生,死也为之死,就是在回答这个如何生和如何死的问题。谈什么往深了说,都能谈回到人生的意义,就像是回到一切的原点,回到自己的内心。对人生的意义的定义决定了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活成什么样子。
当我思考这些自认为非常重要的问题的时候,想起了一片叶子。这是我喜欢的一个天使造型的玻璃小摆件,有一个小孔,可以装水进去,作为水培的容器。但是因为开口太小,买回来后觉得也放不了什么,空置了很久。最近又想起了它,可惜它双手捧着的那颗爱心碰碎了。放一片叶子,起先是想挡住碎掉的地方,没想到还很好看,让我想到擎着荷叶的龙猫。根据水培切花的经验,本以为一周左右,叶子就会枯黄。可是没想到一周又一周过去了,这片本以为只会活一周左右的叶子,竟然还保持着鲜活翠绿的颜色。心下赞叹:生命的力量,真是了不起!今天我再去看的时候,更是惊讶的发现,这片叶子竟然已经长出了两条细细的根。哪怕是一片叶子,也要尽力活着呀!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其原理是植物的营养繁殖,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利用根茎叶营养器官直接繁殖出新个体。我猜想由于人体的器官组织为了实现高度特化明确分工,牺牲了全能性。就好像在小公司里,一个人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但是在大公司里往往分工明确,不同角色不容易随意被替代。如何理解自己的角色,不仅在于你怎么看待自己手上的工作,更在于你能看到你手上的工作属于多大范围的一个复杂系统,你怎么看待自己手上的工作与这个复杂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能够成为大机器中的一份子,说明你是复杂系统中一个有价值的部分,就会消解掉那种自己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齿轮的无意义感。相信所做的微小的事情,也有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