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一个很美的地方。
四川眉州的眉山镇,眉山,一个很动听的名字,是苏轼的出生地。
两宋期间,此地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
此地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尤为深厚。
这座小镇更以苏轼而出名。它和他成就了对方。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兄长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也是文学史上的奇迹。
眉山以盛放荷花最为有名。人们步行于街道,路旁池塘,皆为荷花,香气袭人 ,令人流连忘返。
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巷,有一栋庭院,内有一棵高大的梨树,一个池塘,一块菜畦。墙外是阴阴竹林。如此优美的环境,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美好的遇见。
终于,在宋仁宗景祐三年(一O三六)十二月十九日。苏轼诞生在这座庭院中。
在中国,小儿出生便是一岁,新年一到,这个婴儿就是两岁。其实他还不足半个月。
苏家是小康之家,家有田产,有使女。还有奶妈。
长子苏轼的呱呱落地,无疑为这个庭院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他有一个有趣的祖父。
苏轼出生时,他的祖父还健在。祖父英俊帅气,身体健壮,酒量也大,不通文字。但豪爽侠气,眼界开阔。丰收之年,广屯余粮,此举为人不解。不曾想,遇至荒年,从容慷慨,将家中存量救济亲戚和乡民。被救济者感激不尽,祖父声望,远近闻名。
祖父衣食无忧,经常持一樽酒壶,邀二三亲友,浪迹乡野郊外,随意席地而坐。时而纵情高歌,时而猜拳行令。悠哉悠哉,令人羡慕。
苏东坡外祖母程家极为富有,母亲也幸运的接受了教育。苏程联姻,可谓珠联璧合,门当户对。
苏轼的叔父考中后,由京中派人送来官家的喜报、官衣官帽,还有上朝用的笏板,及其他精美礼物。祖父正酩酊大醉,但是却心清眼亮,拿起喜报,向亲朋好友高声宣读,然后骑着驴,赶往京城,一生之乐,尽在于此。
苏东坡的酒趣应该来自于祖父,而东坡的父亲却没有这等快意的性情,所以祖父的智慧在儿子的儿子的身上灿烂的盛开了。祖父身上有着特有的潜质:精力过人,胸襟开阔,淳厚正直。这些优秀的基因巧妙的隔代传给了苏轼。苏家成为当地兴起的望族世家,大概与此有关吧,当然也和外婆家的显赫的家世有关,苏程两家血统的偶然混合,终于产生了一个文学天才。
我想,祖父如果通晓诗文,那么估计也会成就不菲,是不是有点可惜了?
虽然祖父对苏轼的文学成就没产生过什么影晌。但祖父的名字中有一个“序”字,而苏东坡又必须写很多序,于是只好改为“引”。
名讳,在中国是很古老的风俗。
如司马迁,在他的浩瀚的著作中,找不到一个“谈”字,因他父亲名为司马谈。
而且科举考试时,考生的名字如果和当朝已驾崩的皇帝的名字相同,则要被赶出考场。甚至还有比这更荒谬的。
比如唐朝的"诗鬼"李贺,二十一岁时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韩愈爱才惜才,为李贺上下奔走相告,而且“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
多么荒唐可笑的名讳,封建社会,不知有多少才子学士因之不能参与科举考试,而郁郁寡欢,而耽误前程,贻误终生。
他有一个大器晚成的父亲。
父亲苏洵,天性不善言谈。就政治抱负而言,抑郁终身,然而,这些遗憾最终在两个儿子的身上得到了弥补。不过,父亲苏洵禀赋异于常人,气质谨严,思想独立,性情古怪,不喜与人相处。
二十七岁时,乃发奋读书,便名噪京城。但之前也未必没读书没写文章,不然程家何以嫁女与他?故苏洵亦非寻常之辈。
自长子苏轼降生,苏洵态度益严肃恭谨,始追悔已逝的美好韶华,于是痛下决心,自我鞭策。妻子程氏对他也曾有过激励,我想,苏洵最终在文学上能有所成就,军功章应该有妻子的一半。
由此观之,女性的角色在家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想到我的周围也是有好多女性特别上进好学,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是在好多的读书学习类活动中,男士的参与者却甚为寥寥。我不免有些暗自惊讶和感叹。
苏洵在祖父的眼中,是倔强古怪的。他人不解祖父为何对父亲的学业不从严要求。祖父平静的回答了别人的疑问:“我对儿子的读书不发愁。”看来,他对儿子是坚信不移的,也非常符合他本人的性格。这种对儿子的信任,演变成为一种无声无形的力量,他人如何能感受和知晓呢!
而苏洵感受到了,他最终以实际行动向祖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苏轼八岁那年,父亲进京赶考,落弟之后,游历于江淮一带,盖封建社会落榜文人之共性也。育儿之重任,落于母亲之肩膀。母亲教之读《后汉书》。读至《范滂传》: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①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东坡童言无忌,言母道:“我成人后,若为范滂之徒,您愿意否?”母亲答:″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母子二人,皆为正义善良之人,而一个封建专治统治下的社会,一个女流之辈竟有如此的大志大仁大义,令人唏嘘感喟,钦佩至极。母亲的这种精神对苏轼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苏轼后来的人生虽然遭受了种种打击,但他都能临变不惊、淡然处之,在生活的锤炼下更加的乐观洒脱、豪放不羁,与母亲的影响不无关系。
东坡六岁入学,老师为一道士,收学童百余,然东坡聪明绝顶,显露于众学童中。
苏东坡读书之余,兴趣广泛,放学途中,尝窥探鸟巢,无奈母亲早有教诲,不得捕捉鸟雀。因此,他家的庭院小鸟啾啾,屋檐下,树枝上,各种鸟儿忙着筑巢和觅食,象一个童话世界,为苏家的庭院平添几多乐趣,在幼年的苏轼和弟弟的眼中,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苏轼及家人善意至此,令人动容。母亲的教育方法也让我们深深地赞叹。
据文字记载,苏轼十岁,已为奇句。私塾学习,常常请教老师,老师亦对他愈加重视。在他的童年,正是中国最贤明君主的统治之下,朝廷极力奖励文学艺术。国内太平,天下安定。边境相安无事。如此大背景下,贤良之臣在位,文才杰出者颇受恩宠,朝廷内外,一派升平景象。此时,幼童苏轼从老师嘴里初次听到欧阳修、范仲淹等文人的大名,深受鼓舞。这也算是他将来崭露头角的预示吧。
童年的经历影响人的一生,苏轼是幸运的,他不仅有着良好的家族的学习氛围,更有一位重视教育的好母亲,同时,他又遇见了一个重文轻武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