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想写这个的,毕竟要写跨年之前就写了,主要还是因为懒。但眼看着春节就要到了,想想还是应该写点什么,而且对于国内的公司来说农历新年的到来才更像是一年真正的结束,所以这篇年终总结也不算偏题吧。
去年差不多的时候也写过一篇类似的年终总结,那篇文章整体的基调是对未来对不确定性和期待,毕竟刚换了工作,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经过一年的打拼,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年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运气不错,但还有很多不足。
工作方面,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到第三年,也是我在技术上成长最大的一年,这个很大程度上还是跟环境有关。在这个前端圈还是相当有知名度的团队里面,有太多的力量会 push 自己前进,不努力很容易就会掉队。举个简单的例子,在 15 年底来面试的时候,那时候的公司还是个 Angular 大厂,大部分的项目都还基于 ng,面试也问到了很多 ng 的问题,而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现在整个团队已经转型为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 Vue 第一大厂。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是前端圈本身发展就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第二是团队非常有活力,拥抱新事物的决心很强。
还记得我刚来的时候,Git 还用不熟练,只会写写 ng,不懂 GitHub 工作流,以现在的团队面试标准妥妥的是进不来的,但这一年里,除了 ng 以外,Vue 也可以比较熟练的使用,独立开发了一个公司的内部运营平台,同时接手了组内的多个项目,写了一个开源项目,写了一些质量还可以的博客,总的来说还比较充实吧。虽然能力有了不小的提升,但总觉得还有点不够,书看的还不够多,独立的思考还是少了点,工作了几年应该总结出一些方法论和独创的东西了,不能总是重复走别人走过的路。因此下一年我应该会把精力更多投入在工具和方法的产出上,创新和总结性的东西多一些,重复劳动少一些。
这一年团队的人员变动也挺大,有走的,有来的,有走了又来的,整个团队的组织架构也有调整,这在互联网公司也很常见,人员流动性很大。不过总的来说,这一年团队来的人要远多于离开的人,因此团队规模在迅速扩大,以至于团队内其他组的很多人我还叫不上名字,毕竟平时的工作几乎没有交集。希望下一年能主动和其他组多多交流,学习一些别人的长处吧。
今年在面对挑战方面有一件事做得还不错,那就是在全公司范围内的黑客马拉松上拿到了第二名。其实 Hackthon 这种活动以前也有不少机会参加,但说实话我对自己的能力一直不够自信,觉得不太可能做出很惊艳的东西,所以这次公司范围内的 Hackthon 实际上是我第一次参加。决赛的 24 小时时间里,只睡了一个小时的我和队友合作开发出了一个完成度相当相当高的智能点餐助手的应用,甚至在全部十支队伍中都是完成度最高的,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最后拿到了第二名也很开心,对自己也更有自信了。
其实,一个很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就是年龄渐长,一些问题也不得不考虑了,16 年底过完了 25 周岁的生日,说起来四舍五入都 30 了。之前过日子还是比较浪的,在苏宁单身的那年,心无牵挂快意人生月月光,以至于来上海交完房租买点东西后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存款了。不过这一年运气还不错,年中涨了一波工资,加上 Hackthon 的奖金和不错的绩效,在生活质量依然比较浪的情况下还是存下了六位数,然而 17 年如果把买房提上日程的话估计得一夜回到解放前了。不过我的心态还是比较乐观的,会花才会挣嘛。
16 年去的地方不多,除了周边的几个城市也就是去重庆浪了一下。对今年来说,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去趟美国加拿大,看看硅谷和东海岸,看看我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想去日本看看。17 年我还是会在路上,看更多的风景,过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