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快速转运的最好方法:拒绝回应负能量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期盼能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领略生活的美妙之处,然而却常常难以把控自身情绪,极易陷入疲惫与焦躁之中。

但实际上,许多时候你所认为的负能量,并非源于自身,而是来自他人的埋怨、指责、宣泄所带来的干扰。

对此,知名心理专家提出这样一个见解:

拒绝回应负能量。

这看似简洁的表述,实则蕴含深刻内涵。

01 所有负能量的事物一概不予回应

在社会学领域,有一项广为人知的研究,名为 “社交情绪扩散研究”。

安排一位情绪高昂和一位情绪消沉的人处于同一空间,随后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动。

结果不出二十分钟,原本兴高采烈的那个人,也逐渐变得情绪低落。

为了深入验证该结论,研究人员又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与试验。

但最终的结果毫无例外地都表明,人的情绪具备传播性,尤其是负面情绪,它宛如病菌一般,会传染给周边的接触者,并且会干扰人的思考与行为模式。

生活不可能总是顺遂无波,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情绪起伏,这属于正常现象。

但试想一下,若一个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再度遭受他人负能量的冲击,那就等同于将自己置于多重困境之中。

伙伴向你诉说生活的困扰,生性善良的你敏锐察觉到他的情绪,悉心予以慰藉,可听的次数多了,自己内心也会变得压抑。

同行向你诉苦职场的压力、客户的刁难,你瞬间联想到自身的状况,也跟着一同抱怨,结果对工作愈发心生抵触;

消费时店员态度欠佳,用餐时餐厅嘈杂喧闹,陌生人说了几句冒犯的言语,你便心烦意乱大半天,感觉做任何事都不在状态。

而这便是负能量侵袭所产生的可怕后果。

当一个人总是不自觉地接收、累积各类负面感受时,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淤积在内心的负能量。

仿若被困于一个无形的牢笼之内,无法逃脱,越困越牢。

所以,知名心理专家才会告诫众人,凡是负能量的事物,都不要去回应。

因为一旦有所回应,就会与之纠葛,而纠葛就会遭受其损耗,最终致使自己难以承受,陷入自我消耗。

02 没有人有责任去承担无端的情绪包袱

忆起曾经听闻一位朋友的经历。

这位朋友身旁有一位挚友,常常向其大倒苦水。

从学业上的竞争压力,被导师批评,被同学孤立,再到又与恋人发生争吵,倍感孤寂,甚至就连出行遭遇堵车这般小事,也要向他抱怨。

每次听闻挚友倾诉不如意之事,朋友总是竭尽所能地安抚他,劝导他,并给出各种他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

但当朋友自己情绪低落,面临抉择而想向其寻求安慰或有力的支持时,挚友却显得很不耐烦,“我也没办法,你也清楚我不太会安慰人”。

要么就是随便应付几句,接着又把话题转回到他自己的烦心事上,自顾自地宣泄自己的糟糕情绪。

此类事情多次发生之后,朋友这才发觉,挚友仅仅是想要有人倾听他宣泄负面情绪,获取情感依托和心理慰藉。

但却不会有任何的改变,甚至不愿付出相同的情绪付出。

意识到这点后,朋友渐渐收回了对挚友的情感共鸣,也不再向其输送情感关怀。

自小到大,我们都一直被教导一个观念,要懂得体谅他人,要体贴入微。

于是在诸多时候,我们常常习惯性地将他人的需求摆在首位,对他人的事情必定回应。

哪怕自己心情糟糕透顶,也得强迫自己去倾听,不然就会因此产生愧疚感,觉得自己很自私。

可是没有人有责任去承担,无端的情绪包袱。

特别是面对那些总是满腹牢骚、总是消极负面的人,过度的情感投入只会把他人的困扰和责任,转嫁到我们自己身上。

最终拖累自己前行的步伐,让自己身心俱疲,甚至对生活丧失了信心与热情。

03 成年人最大的明智是不被他人的情绪拖累

曾听闻这样一句话:

让他人愉悦是你的本事,但切勿牺牲自我。他人是否愉悦是他的事情,并非你的,人际交往中要构建平等关系。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人生难题需要攻克。

对于那些只晓得索取、只晓得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理会一句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那怎样与负面情绪的人划清界限呢?

其实方法并不复杂:

01、勇敢说 “不”。

对于那些只知道一味地倾诉自己、根本不会接纳你的建议,放弃了自我解决问题的人。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毅然拒绝,坚决不搭对方的话茬。

或者巧妙运用模糊语言,用 “啊”“嗯”“这样啊” 敷衍应对,次数多了,对方自觉无趣便会另寻他人。

不必担忧如此回应会有难为情之感,你原本就无需时刻都善解人意,去过多背负他人的喜怒哀乐。

保持冷淡,是对自己负责的开端。

02、给予适度的协助。

倘若朋友并非肆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确实需要我们的援手,那你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伸出援助之手,减少情绪的过度卷入。

例如朋友想要倾诉,那你就让他尽情表达,不要过度共情。

朋友需要帮助,那就向对方如实说明自己能够和愿意帮忙的程度,剩余的由朋友自行面对与处置。

给他人提供帮助实际上也是一件颇为耗费心力的事情,如果对方的情绪与问题已经对我们产生干扰,那就及时停止,确保不会影响自己的状态与生活。

03、培育有益的兴趣。

可以尝试培养一些自身感兴趣的活动,比如阅读写作、摄影、徒步旅行,或是学习一门手工艺等等。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拥有一项自己钟情的爱好,能够给心灵和身体一些舒缓的时刻,在忙碌的生活里为我们注入活力,让我们维持身心健康。

随着年龄增长越发会明白,人生在世,最为关键的便是以自己最为惬意的状态存活。

那些会干扰到情绪的人和事,多关注一眼都是你的过错。

每个人的精力与能量都是有限的,要学会守护自己,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莫被他人左右,更不能被他人精神操控。

务必牢记,拒绝回应负能量,守护自己珍贵的精力。


阅读推荐

未来五年,正在加速淘汰这 5 种创业者

提醒男人:不管娶了谁,都要弄明白这件事,这不是多疑,而是明智

被人 “干扰磁场” 的 3 个特征,每一个都要避开,磁场马上稳定!(并非无稽之谈)

职场晋升那些潜规则大全(必读)

30 条生理常识,比黄金万两还值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