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扫街浐河东路农贸市场【严建设】
2023年02月23日Thursday
回西安的几天好像一直阴天。极偶然天晴。晚上顷接商子雍老师私发微信链接《从来佳茗似佳人》,阅后回复:商老师,大作拜读过,旖旎可人,娓娓道来,感佩之至。商子雍老师系我恩师商子渝胞弟,多年未见。
昨晚发帖有点儿艰难。三个网站的帖子发不出去,一个是知乎、一个是荣耀西安、还有一个是华商论坛。寻思半日,荣耀西安网站上鸳鸯两个字是敏感字,改成拼音也就凑合发出去了。华商论坛发帖的页面怎么找都找不到了,一直到今早才发出去。知乎发不出去的原因至今不明,白耽搁追剧《狂飙》时间。也就罢了,人老了做到哪一步算那一步吧。
早上忽接清涧白总致电,称榆林朋友在美院左近搞了个会所,希前往一观,品尝陕北羊肉、火锅,一并把胡老师捎来。我自然遵嘱照办。驱车前往,好在道路还算通畅,南二环含光路大转盘以东车流稍大。到得后,四下寻索,在22层晒台居高临下俯拍视频发出不提。
会所是顶楼复式的,有茶台可饮茶、有餐厅厨房可聚餐、有自动麻将桌可打麻将、有卡拉OK包间可唱歌,还有些许小间。是个不错的地方。由于等人,午饭一直延捱到午后2点后,准备的食材是晚上吃火锅的,厨娘一直在忙,最后短处两大盆大块清炖羊排、一大盆清炖鸡,调好汁水上桌。汁水主要是酱油醋、小米椒、油泼辣子、味精。我们遂大快朵颐,想是饿了,我尽量拣瘦点的,一口气吃了1斤多熟羊肉,当饭吃了。颇有梁山泊豪横之风。吃饱之后,略聊几句就告辞。晚上的火锅就算啦。
回家后云开日出,夕阳斜照。家里没人,致电老妻得知在浐河边遛弯,则下楼去迎,并顺便扫街拍了照片发帖。
浐河东路的农贸市场本来在韩森路浐河大桥上,交通拥堵,当然生意兴旺,充满民间烟火气。可能经浐灞管委会、红旗社区等单位协调后,在浐河东路东侧搞了个农贸市场,等于把先前的移过来了。先前的也属于游击队,每每把客货两用车停在大桥上做买卖,遭遇城管驱赶,交警驱赶,敌进我退敌来我走敌走我进。
移到浐河东路上后,将逐步规范化。系实至名归的便民市场。卖啥的都有,主要是蔬菜瓜果、肉食海鲜、调料粮食、熟食卤味、土产山货、锅碗瓢盆、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工艺杂品、苗木花卉以及其他小零碎等等。价格与附近超市相比各有千秋。大部分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最便宜的是大个青萝卜,2元3个。有些摆摊者是老人,谋生不易。路边有个老年餐厅,午餐5-7元/人次,路边还有个牛羊肉泡馍馆,一直奉行低价16元/的策略。此次农贸市场迁来,肯定生意会蒸蒸日上。这个价格若在魔都上海或将不可思议。
摊位前设置有垃圾箱。市场两头均设置公平秤。还有早市6点-9点,晚市17点半-21点半的营业时间。有黄马甲的文明劝导员。看到我来拍摄,管理员从兜里掏出一个1000克的电镀砝码来校对克数,自然是准的。
今天开始,规范了摊位的架子桌,桌布,每位摊贩发了绿围帘红帽子。询问多钱,管理人员说不要钱白给的。摊贩嘀咕说,现在不要钱,过几天就得掏钱。未辨真假。
但毕竟对摊贩、对附近居民都方便。可能也是老妻遛弯之余的主要消费区域。好事情。其规模之大,与网传的西安市十大露天市场相比毫不逊色。觉得帽子颜色可根据诚信度来发,以辨优劣。
。
农贸市场在上世纪70年代在城区郊区极难见到,当年市场经济,人们把这种行为叫做投机倒把。比如说1977年饥寒交迫混车逃票去蚌埠贩花生,被老同学薛武奎告知老同学们,说我是投机倒把,是社会主义蛀虫,国家就是被我这帮人搞坏的。然后来跟我借钱,我毫不计较。当然是刘备借荆州。当年的民兵小分队十分嚣张,蚌埠的花生贩子就像做贼一样,称量交割之际踮脚延颈东张西望,就像动物世界的环尾狐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