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小而精,一共六章,作者11天一口气写成的,平均大约四天就能读完。故事描写了唐代在长安担任林业局干事的中年男子李善德,阴差阳错地被委任为唐玄宗的荔枝使,任务是在四个月后杨贵妃的生日当天奉上从岭南摘来新鲜的荔枝。关键就在这个“鲜”一词上,如何能够让广东的荔枝在变质前到达长安,是面临的最大难题。可以说,谁摊上了这个任务,在古代那种运输条件,几乎就被提前判了个死刑。
刚在长安贷了款买房的李善德,可怜还一天也没和贤妻幼女住上,万念俱灰。好在友人鼓励他还有四个月时间,不如一搏,至少去岭南看看了再说。恰好他是个算学高手,数学和统筹能力非常高,派上了用场,一路上测算线路,不断推演速度极限。到了岭南,因他手里唯一有用的“荔枝使”这个空头特权,得到一位波斯商人的资金协助,雇人做了四路运输实验,测出两地之间最快的方式和速度;同时,在荔枝园女少主的启发下,想出了让荔枝保鲜的最好方法。总算推算出最快11日可完成任务的方法,满心欢喜回到长安,准备陈述妙法以调集资源落实计划,却又被各个衙门相互推诿,连门儿都找不着。不想又被卷入了杨国忠、高力士等人之间政治争斗。
最后虽完成了任务,但也目睹了一将功成万古枯的悲壮,更何况是只为达到“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荒诞目的——为了保她的一口鲜荔枝,岭南的200株最好的荔枝树被几乎砍尽,无数负责传递的驿站骏马被跑到力竭而死,无数百姓因又被加税而被逼的家破人亡、落草为寇,李善德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残了半条腿,还被波斯商人因误解而绝交。好在天性质朴的他在完成任务后,因为勇敢在杨国忠面前仗义执言为百姓请命,结果举家被发配出京,反而幸运躲过了安史之乱的杀身之祸,不得不说造化弄人。
通过读这本小书,我从基层办事人项目管理的角度看到了一个王朝的衰落,从波斯商人的运作思维看到了自由经济的重要性,从李善德的性格和遭遇看到了守住本心方能安身立命的解药,从一个配角林邑奴被官府立碑的桥段看到了成为历史的东西也不一定是真的历史……以及对荔枝这个物种及其名字的来历也有了新的了解,而作者的厚积薄发更是令我无比佩服,因为李善德这个名字都是从敦煌遗书中一个真实的上林署基层官员名录里选取的。
在周末刷了一遍作者马伯庸的另一部跟算学紧密联系的作品、14集的电视连续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也是小人物大历史。据作者说丝绢案是来自真实的历史记录,而《长安的荔枝》里面的故事,谁说又不是来自真实的历史呢?听说今年也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了,男主角选的好像是雷佳音,不知道故事情节会不会比小说更加精彩曲折,拭目以待!
2023.10.30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