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档版权为读书会所有,严禁复制到各种公众号等。违者必究。
书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读书人:王东芳 张立平 管蕾 张乐 肖聪 张越 田密 冯晓霞 张曼 徐铷 杨珍 刘泓雨 支林
第一部分
2018.3.31
第1部分 研究的结果
第一章 教育问题
导读 张乐老师
一、写作背景: 本书写于1972年,是世界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背景是人类面临着五十年代以来科技革命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科技新时代所需要的知识翻新与改革。此外,还有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
二、思维脉络: 以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的视角,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这一纵向线索来追溯问题的产生,进而思考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概念。
三、教育发展趋势:
1. 教育应少传递多获取;
2. 教育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负面效果。
四、关键问题: 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如何从历史看待当代教育挑战和途径?
五、本书梳理:
1. 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结果要求应以史为鉴,历史的重要作用是促进了当今社会的积累性发展,同样为教育内容方法的变革提供借鉴。
2. 第二部分讲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心理学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二元性结构形成;教育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内部,更多地向外扩展到与其他领域相关联;从科学人道主义最终到培养完人的目的。
3. 第三部分讲学习化社会,一方面简述了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途径,另一方面,全球共同体的构建需要相互援助与交流。
六、推荐书目
[德] Ernest Cassirer. 《人论》
第2章 进步与极限
导读 田密
第3章 教育与社会
导读 张立平老师
思考社会问题的三个维度:自由度、平等、民主
1、 教育的传统与约束
1.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教育具有传承性与继承性,根本是在继承上创新。
2. 教育的目的是社会化,i.e.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素质来进行社会化。
3. 教育中的不平等与不公平。(存在问题)
(1) 教育结构中等级的存在;
(2) “杰出人才论”中学校的筛选功能;
(3) “新城堡论”:
城堡的准入者①天才②有家庭背景的精英③有特殊符号的人,如美女、帅哥;
4. 自由教育是下一步的追求(未来期待)
2、 教育的方法与内容
1. 教育内容上的不利因素
(1)不平等:学科等级上的不平等
(2)不自由:过时的僵化的教育内容(限制于传统的)
3、 民主之路(自由、民主、公平三者关系)
通过教育民主的手段——因材施教/个人自由/ life long learning,使教育民主表现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教育公平这一教育民主的目的。
【辨析】
人道主义
人文主义
人本主义
【看台小板凳问题——资源配置公平问题】
第二部分
2018.4.14
第四章 挑战
导读:张曼
本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前言主要阐述了教育面临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
“跃进”即应对挑战所做出的改变,它表现在四个方面:
1、 科学与技术的向前跃进
2、 科学研究和革新的制度化
3、 科学技术从发现到应用的时间间隔的缩短
4、 世界性活动的快速发展:旅行、通讯设施发明、杀伤性武器出现等。
这一部分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呈现出进步速度之快,在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各方面的挑战,作者对未来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畅想,正向是科学技术革命带来了科学在质与量上的飞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同时,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使我们的未来更加眼花缭乱。如何应对“眼花缭乱的未来”,作者着重强调培养科学精神,使得教育事业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共国家对科学精神的吸收应融入其传统,把世界生活的思潮吸收进他们的民族思潮中,使发展中国家更新和保持其民族特点。
“差距”即形成挑战的原因,主要表现“两个发展十年”及人口的增加。在具体原因的阐述上,主要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方面数据对比来凸显发展差距的加大,包括失业率、城乡差距、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差距等。针对差距问题,书中提出两种解决思路:一是加快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二是改变发展政策。本文除了从“量”的方面考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提出了从“质”的角度来理解差距的新意义。
“处于危害中的环境”即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于抽象领域,还来源于我们生存的环境。具体表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学生的不平衡。
“威胁”即挑战所带来的威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进步带来的威胁;民主的危机;个人生活的变化。最后还降到了教育对这些威胁所能起到的作用。
讨论
张立平老师:作者在这本书中更多强调“科学精神”,但在第三本书中会提到“重回人文精神”,即人文主义。如同社会发展,先科技治国,到科学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科技思想和科技理性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时,人们就要回到人文精神上来寻求人的价值,人不能被技术所埋没。
本书还讲到用“质”的角度理解差距。很多时候我们看待一个国家的整体情况,或者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如何,我们通常都是从量的角度来考虑,比如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多少。而从“质”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是用一种更可靠的模式来进行社会发展。就像中国,对内可能是为了提振民族精神、国民士气,总是说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当别国质疑中国时,我们又说人均GDP很低,称自己为发展中国家。看中国前几年,一直在追求“量”的发展,这几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始讲“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讲注重生态的、可靠的发展模式,同样也是当“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开始走向“质”的发展,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共同利益”,社会和世界的发展要有共同利益,就能改变战争、资源掠夺等,到第三本书中会着强调,这本书奠定了后面两本书的基调。
管蕾老师:从积极角度来看到量化标准,我们也是出于一些好的目的,比如对政府的激励,一般来说政府对于可量化可考核的政策,都会执行的比较好。像教育经费占GDP 4%,从1993年提出,到温家宝总理卸任之前,下决心通过各种途径、行政命令,最终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不是为了数据而数据,而是通过数据来提出一个比较刚性的监督指标,让政府官员没有可推脱的余地。
张立平老师:数字是一个做事的逻辑,这是可考量的。质性理解是一个价值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家如何看待这种发展。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而是运用在不同情境中。
肖聪老师:说到教育政策,以前的教育政策,领导头一热、一拍脑袋就把政策制定出来了,但是80年代之后,包括医改、2008年的奥运会,国家都是委托多个学校来做相应的研究和论证。现在的许多教育决策,都是基于数据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中国有很多试验基地,相当于试验田一样,在推广之前先进行实验,所以我们政策的推广都是自上而下的渐进式的。包括张老师说的质性和价值观的问题,西方也是一样,从民族主义,到民主主义、民族狭隘主义、文化狭隘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这本书里讲的联合国的很多东西都是很理想的,包括我们的很多报告也是很理想的,但是,教育也不能够是完全现实的,它也需要理想。
张立平老师:在后面的报告中会提到“必要的乌托邦”。我们很多的研究都是“过去”,what has worked? What worked? 可能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研究一下what will work.
肖聪老师:大家可以查一下“社会补偿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讲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看我们是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但是从文化、政治、民主等方面看,我们并没有到那个阶段,中国的历史从半殖民半封建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中间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的积累,这就包含很多资本,包括文化软实力等等,所以现在存在一个反哺的阶段和过程,我们叫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全球顶尖的不少,但是从总体来看,我们也处于初级阶段。一个校长对高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东西是很关键的,日本的高中生在毕业后会把自己的课桌椅洗干净留给下一届学生使用,而中国学生是不会这样做的。
张立平老师:高三学生撕书,没有上完学之后形成的感恩,而是从压制中解放的心态,解放就是“把旧的推翻做主人”,这与感恩社会的培养完全不同。
肖聪老师:在日本老师看来,这是一种仪式感,信仰一般的存在,他们很懂得传承。
管蕾老师:关于人文的东西,我们很多学者一直在提,但为什么在学校里它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还有我们一直批判的量化的东西,包括中国的大学排名、学科排名等等,其指标是值得商榷的,一些真正重要的所谓精神的、人文的、仪式的东西,是很难进入量化的指标中的。
张立平老师:现在的高校师资发展,以前讲知识,后来讲能力、素质、素养,现在叫“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便于社会的控制和管理。
管蕾老师: 也就是“可操作”,我们可以对未来有很多种想象和预见,有很多美好的价值的东西,但是真正到制定决策或政策执行的时候,比较容易操作的、量化的、考核的,才最容易成为可能。
张立平老师:一定阶段吧。放到整个人类历史或者近代教育史上看,在某个阶段某一政策方法很有效,那就这样干,随着发展再逐渐改变。
张曼同学:我最近看到文献中,也使用量化的分析方法,但它会把学院文化或者部门文化也当作数据分析的一个方面,向美国的文理学院,它会分析这个学院的文化以及学院某一部门的文化,我不知道它对这种文化的分析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国文理学院所能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张立平老师:文理学院它就是将博雅精神,他不是面向就业的,实际上它再美国越来越走向小众化,原因是大家都要就业挣钱买房子,都要过得更好,如果家境不够好去了文理学院,其实是去错地方了,文理学院里学习到的逻辑、修辞等等,是一种陶冶,但进入社会是不能里立即产生效益的。从长远发展来讲,文理学院对人的长期发展的作用是持久的。
肖聪老师:在我看来你说的文理学院的数据分析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维度吧,大家可以看一下香港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的马可·贝雷的书,他以前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主席。另外我补充一下张老师说的博雅精神和人文主义,主义和精神是两个东西,主义肯定是和另外一个概念相反的,要研究“主义”是怎么来的,它有自己的概念史,回到原点去找,用倒退的方式可能会了解更深,不能就当下而研究当下,而且教育的很多内容都应该是跳出教育来研究的。
张立平老师:人文主义和博雅精神是比较上部的观念,相当于理念性的东西,学院文化就是把这种理念变成可操作的,比如教师招聘当中看重老师的什么、教师薪资福利、师生关系、教师晋升、领导力(民主制决策还是科层制决策?),这些都是对文化里、理念的体现,所谓文化就是行动的纲领。
肖聪老师: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可以看两方面的东西,一是高校治理,另外一个是组织学(组织社会学)的。
第五章 发现
导读:冯小霞
本章主要阐述了再教育革新过程中出现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二是来自于科学与技术的新发展,三是来自实际应用的新发明。教育领域的革新主要原因是“许多教育实践的失灵”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革新”,所做最终导致教育也要进行革新。
在“科学研究中的新发现”中讲到了14个小点,其中第二点“儿童营养不良”,这里提一下关于早教的问题,有早教老师曾经提到过,早教在短时期内效果是不明显的,但二三十年后,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后劲是很重要的。
讨论:
张乐老师:我听到了关于脑科学的东西。关于学生学习这一块,一开始是与教育心理学,然后和心理学,再形成了学习科学,它是一门和很多学科相结合的一门科学,现在往脑科学的方向上走,通过眼动、用仪器测脑电波来测量学习情况。我看到的一些数据显示关于脑科学,在两岁之前大脑已经发育90%,所以我认为早教还是很有帮助的。
杨珍:学前教育主要研究幼儿园阶段,即3到6岁,但对于0到3岁的研究,现在还没有那么“火“。在我看来,真正早教应该是从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从实践角度上讲,早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不是到了二三十年之后才显现出来,接受过早教的孩子,在儿童早期语言、社交、行为、情绪都会体现出来,而且他会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张立平老师:她的发言让我想起两句话,卢梭在《爱弥儿》开篇讲到“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我们对儿童的智力过早开发,到底好不好?这是一个问题。评价一个孩子将来发展的如何,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有可能在某一阶段看起来这个孩子语言上情绪上的发展要领先一些,但这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谁来评价早教机构?我们说喝牛奶对孩子好,假如喝的是毒牛奶呢?奶粉的质量谁来保证?第二我想起来蒙台梭利讲0-2岁的孩子是有吸收力 的心灵,你给予孩子的所有周围环境,看起来好像孩子是没有意识的,其实孩子都在学习。所以对待孩子的教育,应该是陪伴他、带着他多做一些事,如卢梭讲的,带一个两岁的孩子倒一片田地里,埋下一颗种子,种子发芽长成一棵树结出果实,孩子会感觉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妙,他会有兴趣来探索这个世界,这可能比孩子学一个英语单词更好。0到3岁的教育责任主要应该是父母承担,带他去了解、发现、全面接触这个世界,而不是把教育的任务交给一个早教机构。0到3岁的教育不能狭隘化,不是去学东西,而是培养儿童看待世界和待i带学习的态度。
关于教育是艺术还是科学,国外一直有争议,但在中国,还应该加上“德育”,即道德、艺术、科学。科学是求真、艺术讲美、道德向善,中国人讲真善美。教育是有规律的,从认知和人的发展角度上讲,怎么样把课上好,寻找规律并且运用它,就是一门科学。它也是一门艺术,重在创造,每个人看待和描述事物千差万别,因为先要内化称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熟悉的、擅长的方式讲述出来,就相当于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但技术也好、艺术也好,最终目标是为了教育人,就是道德化的过程。巜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而至于至善。至善,最高道德境界。Goodness就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善,人类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善。
休息时间讨论:右脑开发问题
张立平老师:就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海波院长,他的回答是这是伪科学、伪命题。人是均衡发展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右手使用的多,相应的左腿肯定用的多。这个命题已经被科学界推翻了,市场上很多是拿它当噱头来盈利。包括早教也一样,其理念有没有科学依据,人员配置、教学是不是真正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如何去评价?社会上的机构总是要求显性的、尽快见效的,但最有效的是不是孩子最需要的,这是需要考虑的。对于儿童行为的纠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体罚,身体的惩罚,但有效是不是最好,这就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
第六章 目的
导读:刘泓雨
本章引言部分提出了教育来源的性质,教育的目的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它是通过教育的目的、行为和主观选择的客观现实,也就是反映了人的主观意志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因此教育目的和社会状态之前存在着偏差,并非完全契合。
在教育的目的上,书中从四点进行了阐述。第一是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它强调我们要掌握客观知识,因为它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同时文中提出了科学的两个功能,培养人的个性,也满足人的个性,就是说我们人也有对科学认知的需要,当我们有新的方法和手段来认识世界,那么我们对世界的看待就是更加深入的,逐步改变我们的原有看法,这就是进步。我们用怎样的思想来认识客观现实呢?文中提出了相对性和辩证的思想,我们如何去洗后迅速猛增的知识、深刻我们的思想,这就是目的一提出的科学训练和培养科学精神。
第二个目的是培养创造性,文中首先提出创造新存在的两个可能的前提,一是人的内部矛盾,一方面我们想不断探索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又想蜷缩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二是内心和外在世界的矛盾,一方面我们已经认识到现实的伦理价值,但对于现实世界中发生的深刻变化,青年人不能完全适应。矛盾是创造性的基本源泉,它存在两个基本点:思想和行为,但当前很多的思想是歪曲的,行动受到压制,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创造性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第三个目的是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文中从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现状进行批判:首先,我们是训练、驯服的公民,而不是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其次,我们更多的教育孩子从理论层面了解政治机构,而不是从实践中形成政治责任;第三,学校中的辩论活动被抵制,而它正式民主生活的先决条件。文中从三个部分阐述了我们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培养对社会的义务,即提倡参与、加强经济教育、提倡和平。
第四个目的是培养完人,本书认为完人是有能力影响世界、心理上视自己为完善的人。但是目前,我们面临分裂、紧张、环境不协调的状态,这都会导致人格分裂。
如何进行完人教育?书中提到好奇心是活动的根源,还有观察、实验、知识的分类能力等。同时也提到了通过培养复合态度、情感品质、美感、健康来保证人的平衡发展。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人的未完成性,要通过终生教育促成完人。
在后记中作者提到人已经逐渐从一个受教育的对象变成了学习的主题,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主人,所以存在一个很激进的观点,即废除固化的体系,比如学校体系和固化的教育体系。另一个观点强调社会各方面共同合作来发展教育。只是爆炸扩大了知识获得范围,相应的,也要提高获得知识的效率,这样也要关注到人们的受教育权、生存权,越来越突出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就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观点,当前它处于一种空想的状态,但我们依然要保持一种美好畅想。
讨论:
张立平老师:其实这一章有一点向哲学转化了,讲到教育的“目的”,一个叫做purpose,一个叫ends。Purpose就是做这件事有一个现实的目的,很快要达成一个目标。但ends它是致终极目标。
张乐老师:赫尔巴特讲教育的目的,先将教学的目的,他认为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就是要培养道德的人,在这之前要有教学的目标,它也类似于先实现一个小目标,在实现一个最终目的。
张立平老师:赫尔巴特讲教学是教育性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育。Biesta,美国教育哲学会前主席,他写过一本书《测量时代的好教育》,他也提出了教育的三个目的:一是资质化,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让人有知识和技能,以及做事的倾向或者性情。二是社会化,杜威也讲过学校即社会,在学校学习知识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三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体化,一个人到最后还得成为一个complete man。关于“完人”也有不同的说法,英国经常用whole person全人,complete是一个过程,讲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holistic可以在中间实现,包括个人内心、知识、精神、价值观,和社区、国家、世界、宇宙融为一体,就像道家讲的天人合一,这是全人的目标。日本也叫全人,perfect person,完美的人,从五个方面讲,包括道德、知识、技能、情感、社会等等,这是小原国芳所讲的。在香港讲whole person,完整的人,不是被各种知识碎片化的人,这相当于我们讲的全面发展的人,all side, all around。
这本书里面已经提到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终生教育,人在大学一毕业,你所受过的教育就给剩下了一张文凭,后面都需要自己长期、终身的学习。中国目前在建立学习型社会,我觉得还是很有效的,起码大家都觉得不学习就要落后了。
田密:现在存在一个教育目的泛化的问题,教育和所有的领域都联系起来,政治目的、经济目的等等,但教育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
张立平老师:这些都是purpose,最终ends要回到人身上来。Educate来自于拉丁语educere,其中的 e 等于 ex ,表示 out (出来),ducere表示lead(引导),合起来就是 lead out (引导出来,启发)的意思,引导出来。回到教育的唤醒说上,教育是道德唤醒和学习意识的唤醒,最终目的是“认识你自己”。
管蕾老师:怎样把我们美好的畅想变成可实现的?谁在阻碍他们的实现?资源保障、政策制定与执行都可能是其原因,假设我们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做出一个更好的决策,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进行技术改进,经济学里面叫做帕累托改进,让整体的效率、所有人的福祉都得到提升。
张立平老师:怀德海讲做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浪漫阶段,做事之前要想的浪漫一点,第二个阶段要精确,最后阶段要综合,这是一个不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支林老师:从国家层面上讲,教育目的都是和政治经济分不开的;从人来做教育来说,我们关心的东西更具体,比如培养完人。
徐铷:我们当前所做的工作是为了当前还是更多为了今后的发展?从我们对于知识结构的学习,到讲人文、将生态、将回归人的本身,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回到最初,它是为了将上一代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传递给下一代,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生存。而当今,我们更多的是接受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发展,未来我们需要在哪些方向上倾注更多力量,这是我们需要进行更多思考的问题。
肖聪老师:这本书从1972年都1982年已经印了七版,到现在我们还能读这本书,它里面提到的很多问题其实到现在依然存在。教育是一个延续性的科学,我们学过了中外教育史,我们没办法一次性解决,但像乌托邦一样,我们需要去继续追求。包括现在许多决策部门,我们做出来的可能不是他们想要的,但我们可以提供支撑。
张乐老师:项贤明老师的《泛教育论》,百篇优博论文,推荐推荐大家阅读。
第三部分
2018.4.25
向学习化社会前进
第四章 教育策略的作用与功能
导读:管蕾老师
这一章主要有两大部分:政策、策略、计划和教育策略的特征。政策、策略、计划在正文里面也叫选择、方向和方法,这其实就是一个从宏观→中观→微观可操作性的过程。教育政策和选择处于起始阶段,制定教育政策和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具备各种要素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的过程包括保证教育目标服从于全面目标,从全面的政治政策所准许的目的推演出实际的教育目标,使教育目标和国家其他部门的目标协调一致。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政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目标本身和各级各类目标的协调发展。目标的确定根据目标之间的先后、轻重缓急关系排列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第二阶段为(教育)策略/方向阶段,策略的目的就是要把政策转化为一套视条件而定的决定,根据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其实就是介于宏观政策和微观方法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它既是特定的,又是机动的。
第三阶段为方法:即计划阶段是执行各种策略的方式方法的总和,是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计划即在策略的基础上把技术性的细节/计划做出来,以便于对策略的执行。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策略作出必要的估计,其次要表明技术选择的条件;最后在采取行动的时候要把所有必要的因素都进行综合的考虑。
接下来的部分特别强调了策略的重要性,一般我们都是对宏观的目标和具体的执行细节比较重视,而忽略了策略这一环节。目前教育之所以经常凭偶然性确定方向,受到盲目的指导,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坚持这个从政策到策略,再从策略到计划的逻辑过程,以保证从上一阶段到下一阶段所作出的决定之间的连续性和关联性。第二个小标题着重分析了教育策略的特征,我们面对教育规模的扩大首先想到的是数量上直线式的扩充,这种方式是不能长期存在的。我们更应该从量的方面移到质的方面,从模仿与复制移到谋求革新,从一致的形式转移到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途径。特殊性是指每个社会的政治、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整个社会更倾向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教育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寻求非直线策略的时候不能只以对过去的推断为依据,而应以对未来的需要和愿望进行一些崭新的具体的分析,在提出具体目标的时候要兼顾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各方面的要素,按照适当的等级排列,运用运筹学的术语表达,适合特定的环境条件选定的人口集团和地方共同体。运筹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运用统计学,数学模型等一些算法来解决管理学中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
最后,从全面的观点提出新的教育策略必须从一个有关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的全面观点出发。即教育的问题不能仅在教育系统内部解决,而是要把教育放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考虑。
讨论:
张越老师:把策略这个中间环节专门提出来对政策的实施来说很重要。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执行方式都是政策提出来后跳过“策略”这一中间环节直接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比如特岗教师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这都是可执行的层面。这中间以何种理念来达到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就是我们的策略,这其中包含通过直线型扩张,也包括综合考虑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整体性:任何一个政策的推行其实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能只就教育而论教育。教育研究既有内部的逻辑关系也要有教育与其他功能机构之间的配合的策略。
管蕾老师:其实在教育财政领域大家经常会呼吁要增加财政投入,自从1993年纲要提出教育经费要占GDP的4%,直到2012年通过行政指令的方式分别指派到地方才实现了这一目的。所以说教育的目标要跟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保持一致才能比较顺利地往前推进。
东芳老师: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问题是无限的。政府在这个有限和无限的选择中对事情的处理会有一个优先排序,因为政策的执行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教育政策若想要进入到政府有所为的政策内,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呼吁的过程、或者说很好的契机能够顺利进入到领导人的视线中,才有机会成为一个政策。这是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问题无限性之间的必然矛盾,并非领导层的不重视。这提到策略我有个疑问,策略应该在政策之前还是在政策之后?
立平老师:政策和策略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有的政策具有指导性的原则,只是提出一个框架,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这就需要策略制定出具体的执行计划,简言之就是政策→策略→计划。另一个就是没有政策,但是下面呼声很高,如何让百姓的呼声变为一个政策?这就需要中间人的运筹帷幄做好上达民意的工作。但是这个中间人到底是谁呢?
东芳老师:研究者、社会大众、某个学生都有可能,但是这些力量必须要用一种恰当而又能吸引眼球的方式出现,或者说有时候不恰当的方式可能更容易推动事情的发展。主要是看问题出现的时机是否恰当。除了抓住契机博眼球之外,还要符合金登“三源流”的模型:问题流(强调问题的界定)、政策流(处理问题相关的技术可行性问题)、政治流(处理影响问题解决方案的政治因素)。也就是说首先要把问题呈现出来,其次,提出对于处理相关的问题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财政资源达到了条件,与其他社会制度不互斥。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三个条件,问题才可以解决。否则即使问题闹得很大,决策者也难以做出决策。
立平老师:就像学前教育领域一直呼吁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一样。教育部明确提出目前我国不具备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条件,因此做出了一个替代性的方案——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东芳老师: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确实不具备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像西方高福利国家或许是可以的,不过就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大部分地区5岁之前的学费都是非常昂贵的,更不用说像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了。毕竟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不太可能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
立平老师:这个事情之前在甘肃等6个省份进行了试点,但是结果显示要普及学前教育成本太高,目前以我国的财力还无法做到。相比之下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高中的师资和学校都已经配备齐全了。
张越老师:从教育工程的角度来说比较倾向于将义务教育的范畴往下延,在中国,最强的筛选机制是中考,中考之后如何投入是家长个人的问题。但是如果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对于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东芳老师:对,这样可以尽早消除起点的不公平。但是如果要把义务教育的范畴扩展到学前教育的话,中国大学的收费起码得提高个四五倍。大学是通过竞争选拔出来的人才,这是个体的选择,个体理应为大学的教育埋单。对于考入大学的贫困生来说,国家要做的应该是建立更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而不是通过降低学费来普惠所有人。
管蕾老师: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大学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是远远高于社会收益率的,既然你获得了高收益理应付出高成本,这也是合理的。
立平老师:美国的各种大学学费都比中国高得多。哈佛一年的学费4万美金。
东芳老师:所以,我们在做比较时,既要看到哈佛等名校的硬件和师资条件的优越,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学生每年交的学费也很昂贵。所以我们在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的时候不能站在学生是消费者的角度,学生没有消费也就无所谓是顾客这一说。进行中外对比时,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一定是各种指标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了,理念才能跟上。
肖聪老师:《民办教育法》实施之后一些政策已经出现变化了,现在已经逐步开放对学校盈利的管制,允许学校分类管理,部分盈利。其实,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国家给留学生的条件很好:低收费、高质量的住宿环境、还有各种政府奖学金。就算是中国因为教育差,为了吸引留学生而实施这些特殊政策,也不能长期进行,这对我们本国的学生很不公平。
刚才说的政策、策略和计划这是个什么样的逻辑?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中国是用政策来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是自上而下的集权式国家。北大的林小英做政策分析的时候提出来两个问题:一是策略空间的分析,一个是自由产量权。《政策过程理论》一书里面有涉及到刚才东芳老师讲的问题,大家可以去读一下。
第八章 当代策略的要素
导读:东芳老师
这一章讨论的是在70年代的背景下应该怎样改革以实现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1.废除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体。学校教育只是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不应该看作是教育的终点。教育活动应包括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也要包括校外教育。2.“封闭的”教育体系应该变成“开放的”教育体系。3.普通教育与技术教育应该协调一致。4.高等教育应该多样化,大学应该成为对成人和青年人开放的具有多种目的的机构。5.教育个人化和个性化。6.教育管理民主化。
一、改进与改革
改革的动机包含以下方面:首先是教育体系在发挥功能时出现了一些弊病和缺点。这里有一句话说的恰到好处:教育不能消除产生这些麻烦的原因,而只能试图缓和这些麻烦的有害后果。我们国家的媒体和公众对教育寄予了过高的期待,其实教育只能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去解决和消除社会上的所有问题。其次,由于科学发明、科学成果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最后,教育有自我改进的愿望。
二、革新和寻求其他可能的路径
改革的可能性有13个(P220-221):1.教育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2.教育不断地拓展。3.大学应该跟工业和工商机构建立紧密的关系。4.强调教育方法的现代化。5.建立不及格学生复学的机构。6.从和谐地发展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要素到更多地考虑情绪和品格的问题。7.强调教育中的道德因素。8.将基础技术课程加入中小学教育或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中去。9.减少测验与考试的压力。10.从改进教科书到增添学习的来源。11.改进专门科学的学科。12.通过媒体发展教学。 13.老年人教育的兴起。
改革的途径一共有21种(P223-265)。1.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2.总的前景。3.在教育机构中减少形式主义。4.流动性与选择。5.学前教育。6.基础教育。7.扩大普通教育。8.最大的职业流动性。9.工商业的教育作用。10.高等教育的多样化。11.选拔的标准。12.成人教育。13.扫盲。14.自学。15.教育技术。16.新技术的应用。17.教师的地位。18.师资训练。19.常规与非常规的教育工作者。20.学习者在学校生活中的地位。21.学习者的责任。
三、方式与方法
教育行政机构上要进行改组,不同的教育部门应该交给单一的国家机关来负责管理。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上强调采用地方分权制。关于经费方面有三个目标:增加经费,多元筹资,降低费用。其实我个人认为大学的学费应该是要增加的而不是一味地降低费用。书里说在不损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费用,但是实际上在降低费用的同时质量肯定会有所下降,而且在考虑一才多用降低成本的同时没有考虑到人的工作增加了,收入也应该有所增加的问题。
四、选拔的标准
选拔的标准是考试,考试应该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考试的标准并不是选拔,只是让每个人衡量自己的学习效益。成绩评定不是看简单的考试结果,而是注重评定学生智力的发展,比如推理、批判、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人员方面更注重评价其能力而不是学位和证书。
五、降低费用
缩短修业年限,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加快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法,这本身是一种非常功利性的行为。北大刘云山老师的那篇文章—《自由选择与制度选拔 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精英培养—基于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里面也提到了北大教务的改革:缩短毕业总学分的要求和缩短教学周以及学时,以达到降低费用的目标。在这规定下,很多知识就要求学生自学,但是事实上自学的学生并不多;每个学生选的课程增多了,他们没有时间去自学。所以这个降低费用的方式,在现阶段可能并不适用。
讨论:
立平老师:读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会一种思维的方式而不是学一些知识。正如杜威的经验,你得先试误,形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经验。多实践才能培养用专业的知识解决问题习惯。这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教育所应该做的事。
肖聪老师:知识学习是一个目标,学习高阶思维又是另外一个目标。
张越老师:那天陈老师的讲座上高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教育学有自己独特的系统吗?你们作为陈老师的学生是怎么看的?
东芳老师:我之前做的访谈中作了9个学科的访谈,教育学是其中一个,但是我最后在论文中没把教育学呈现出来,因为教育学太复杂,这一个学科就能把其他的学科都囊括进去了。现在社会很多学科的边界都已经模糊了,很难再用一个学科的知识来行走天下,跨学科才是学术研究的主流。也就是说在做研究的时候要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用其他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而不能只用单一学科的思维。学科的知识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定需要跨专业的知识背景来做支撑。所以教育学也没必要反思本学科的危机,每个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都有危机。知识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也是分分合合的。这就是所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类最开始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学科,一门哲学包罗万象。后来由于专业化的要求才分出了各种各样的学科,但是知识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单一学科就没办法解决本学科的问题了,所以又开始回归,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这就有了跨学科的出现。只要学者们对自己的学科有一个大体的定位,知道自己归属哪个学科,然后为所在学科的发展服务就好了。
肖聪老师:教育学研究很复杂,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交叉很多学科的知识。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纯教育的问题根本就写不出太多的内容。
张越老师:教育学经常引用其他学科的东西,那么我们教育学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或者概念框架吗?
肖聪老师:有。但是在全球来看高等教育基本上没有自己提出的理论。
张越老师:教育社会学关注的是共享学习和终生学习。但是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带来教育的公平性反倒是加剧了分化。特别是网络的出现,导致社会分层的加剧,我个人认为网络世界会让“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美好的愿望化为乌有。
立平老师:教育学主要教育人怎么样过的更好。教育社会学往往讲研究教育的过程怎样把人变的不好了。举个例子,教育学就像教人怎么睡好觉,而教育社会学可能考虑的是你睡姿不对叫起你重睡(这可能不全面,权言之)。
肖聪老师:中国的网络覆盖率在全世界来说是很高的,网络是否会加剧社会的分层主要是看教育如何对其进行引导,或许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些情况会有所改变。
立平老师:这种分层自古就有,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也无所谓加剧。人生来就不平等,只要不到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分层都是不可避免的。
东芳老师:这还是可以用书上那句话来回答:教育不能消除产生这些麻烦的原因,而只能试图缓和这些麻烦的有害后果。
立平老师:其实这里说到底还是策略的问题,主要是看政策的制定是为了普惠、扶助弱势群体,还是为了让强者更强。
东芳老师:这也是政策制定的价值问题,政策制定总体的价值到底是要效益还是公平的问题。现在克强总理经常提的就是要公平又有质量,公平在前质量在后。
张越老师:还有书里提到把人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是因为该岗位跟人的特质相符。但现实是不管是在哪个国家,目前的主流都是竞争。当社会竞争度越来越弱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人与岗位的匹配。
东芳老师:在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社会整体福利越来越高,社会的竞争是会越来越弱的,比如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就比中国弱很多。
张越老师:我们很多人想上好学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竞争力。
东芳老师:在教育资源不丰富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在竞争中出头。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很多职业的门槛提高。比如房产经纪人,本来一个初中毕业生就能做的事情,现在需要本科生来做。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或许是件好事,因为越来越多高素质的人群进入服务行业,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素质,另一方面也抬高了该行业的准入门槛。理想地推测可能会促进这个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公民幸福感的提升。
张越老师: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教育层层的功能论与冲突论》(柯林斯),主要有两个逻辑:由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应该提高受教育的年限。硕士生进入某个领域对这个领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也确实是存在的。另外,这也有冲突和竞争,即入职的竞争压力很大。
东芳老师:如果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之后,文凭是不是就不再是主要的,能力才是职位考核的重点?
肖聪老师:这个跟国家的人口也有关系,我国人口占全球的1/6,想要用能力去匹配职位目前还是很难实现的。
张越老师:主要还是资源不够,只要资源稀缺,就必然存在竞争。
立平老师:这样文凭的安全阀作用就失效了。将会由资格证来替代或补充,教师资格证、证券人员从业证、律师证……同时还要增加考核和筛选的制度。
肖聪老师:我国现在有18个专业资格认证。医学、工程、教师、人力资源、心理咨询等。
张越老师:关于降低人工成本的问题我想说一下特岗教师政策,现在特岗教师政策主张使用半合格教师。之前走免费师范生计划,后来发现两个问题:一个是留不住人才,再一个是未必教得好。经过大调研后发现以前传统的中师生才是最适合的。所以,现在很多地方又在恢复以前的那种培养方式,主张一专多能,实际上就是培养全科教师。比如广西现在就在恢复这种模式,主要设置在二本院校如广西师范学院等。目的就是促使这类二本院校的学生到农村去教书。
东芳:那支教的问题是不是也一样?
张越:支教的问题在于时间太短,没有教育的稳定性。
第九章
导读:张越老师
这一章主要讲国际组织的一些具体做法,第一节主要讲各国之间的团结,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结合各方面的努力、使援助成为没有必要。书中提到:发展应该是土生土长的,不过一个国家也许还需要有外来的刺激,而且外援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恐怕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际合作的危机:最主要的两部分是援助者(抱怨受援国浪费和无能),受援国(怀疑援助国有一些政治、经济上的企图或者是商业上的利益)。其实这些援助国的理念还是很好的,比如对中国援助非常多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设立了很多爱生学校、乐施会,此外还有福特基金以及最有名的中英甘肃项目。联合国通过这些项目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专家。
原因与理由:书中建议进行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与援助。“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仅向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体系提供教师与专家,而且要提供训练装置、教学装备、校舍等。”所以这变成了一个综合治理的合作项目。
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援助补充国家资源,我国现在大力发展城市的教育都来不及,在农村教育上的投入就更少。所以援助国就来援助我国建设小学。二是援助促进教育体系的革新,带来一些新的理念比如以学生为中心、卫生等。此外,还提供对口的师资或者相应的教师培训,比如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开发一套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动手”等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比如 “顶天立地”这个成语,就是通过身体行为摆出一个姿势,将语言的学习和肢体动作结合起来,加深印象。这事实上述就是把国际上学习第二语言理论TPR(Totally Physical Responses),和教育实际相结合,即革新农村的教学方式。另一个就是提供书和器材,比如对教师进行音乐教育的培训,援助方式就可能是将器材作为资源包的一部分,都提供给援助对象。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就需要扩大合作范围。那么如何扩大合作范围?以前是单边的,比如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单单只资助你,但现在要考虑合作者之间,和发达国家之间也进行这种合作,即援助者内部的合作,因为单一的援助者能够提供的援助有限。援助者之间的合作需要重新考虑教育体系,需要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许多方面,需要对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比较。比如TPI项目的设计,再有就是如何进行合理的援建?这需要有内部的合作和探索,所以一个建议的模式就是当时所提出的多边的国际合作与援助。现在已经基本上成为事实了。所以合作过程中一般的程序是先进行一个调研,比如我们现在研究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首先要去做一个摸底的基础教育排查,然后再设计项目,组织专家——中方专家和外方专家——共同实施,再就是中外两方的评估,最后是结题会。目的就是帮助援建。当然他们同时也带走了我国一线的教育数据,辍学率、性别比例、财政分配等等。
合作与交流经验这一节一共讲了5种合作与交流的方式;1是治理方面的合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特别重视有意义的研究议题,偏向于以一个议题来把不同的组织联系起来;促进社会与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组织更多的会议,在殖民统治之下加强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看出来它的政治性还是很强的,非常希望促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沟通,以及分裂国家之间的区域沟通。尽可能沟通交流教育改革的经验。2.学生与教师的流动,3.交换专家 ,4 .人才外流。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最后一个是尽可能沟通交流教育改革的经验,在整个范围内汇集教育试验的情报。也有人觉得他们在拿发展中国家做试验,收集这些数据后改良本国的教育。
东芳老师:从我国高层来说他们对这种猜测抱什么的态度?
张越老师:首先中国在中英甘肃、中英西南项目这些类似的项目中收益是很大的。但是国家也有自己的考量,在我们还没有能力没有专家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国家给这些外来机构开很多绿灯,等我们的专家培养起来之后就开始进行一些限制。中国政府做不到的领域就鼓励他们去做,把门槛放低。比如现在的小规模学校。但是给出去的项目范围缩小了很多,这样他们也拿不到大的有代表性的数据。
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性。促进文凭价值的等同,国际了解计划。其实就是给人投钱让人才流动起来,让文凭等值流动起来。还有就是把自己的经验做成出版物跟其他国家分享。还有一个是分享专家:传统的方式是派遣援助国那些能接受援国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专家到受援国去组织工作;但现在更倾向于主要依靠受援国的专家,援助国只提供一些理念和少量的专家支持。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资助专家到国外留学,如福特基金就资助了很多专家到美国去做访问学者。
第四个是人才的外流,我觉得这里讲的非常好。在进行这种国际合作之后,其实导致了很多有国外留学经验的学生不再回到本国。书上也说到了:如果到国外留学而隔断了学生与本国的联系,如果他所受的教育远远脱离他本国的实际,尤其是如果他学成之后不再回到本国,那么派学生到国外留学就未必是有好处的。尤其在社会学这一领域,不但要求你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求具备对社会事实的把握能力,所以如果没有对中国的教育事实做过很深的调研,掌握很多一手资料的话,其实也很难把西方的一些先进理论做出中国化的衔接。
P290 第2段,以及最后1段。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理论,任何人都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确实也希望所有的人能回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做出一些贡献。国际组织很看重你对本民族的纽带和对社会事实的把握能力。这两年如果有申请留学的人就会发现,如果你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工作经验的话,申请留学的通过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援助的来源与方式主要有:技术援助、财政援助与教育贷款。这些都是受到政治目的影响的。
教育援助与全球发展策略的相互关系,这个和我们之前说到的对国际组织的反叛都是比较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内容。一方面他们承认援助是为了帮助教育更好地发展,但是教育又受到整个社会体系的影响。另一个就是承认整个贸易体系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是有压迫性的。这些援助国一方面在贸易上压迫受援国的经济,另一方面在教育上援助他们。最后讲的是支助的重点,一是减少支助消费品,适当地支助建筑,最重要的是资助新的教育改革项目。同时,进行国际援助时需要关注政治决定。
张越老师:其实有英语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可以考虑到国际组织去工作,这些国际组织的招生量很大,如果有这些国际组织的工作经验,大家申请博士特别是国外的博士会比较容易。而且经常去调研可以接触到很多东西,可以开拓眼界。北师大有一个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每年都招挺多人的。还有大家可以关注一下21世纪研究院最近也在招项目官员,当然还有很多本土的NGO,这些平台都很不错。(甘肃的西部阳光、美丽乡村、滋根教育研究会、梦想行动、担当者行动)。
推荐书目:《教育层层的功能论与冲突论》、《政策过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