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RITA,先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我线下是在央企券商任职证券投资顾问,线上是张萌萌姐的修身与洛基创客,一名互联网平台的创业赋能顾问,那今天的身份书籍拆解老师,我非常喜欢讲书人这个身份,我觉得胜任这个身份呢,需要完成两次思想的碰撞,首先呢,如果你购买了一本书,你没有去阅读它,而是把它束之高阁的话,你只是花钱买了一个摆设而已。
你只有触摸这本书,翻开这本书,阅读这本书,把阅读感悟和你当下的状态去做一个思考和结合,才能和这本书的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当你内化了这本书的一些内容与知识之后,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践行去分享出来,就像我现在分享的就是我的读书践行感悟,这就是与其他读者在做思想碰撞。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绝对不敢说自己的阅读感悟是多么的正确,它只是仅仅代表了我的思考,但是如果也引发了你的一些共鸣与思考,让你们愿意和我探讨与互动的话,那对我来说便是无比欢喜的事情了,所以欢迎大家多给我一些反馈,RITA老师希望能和大家在自我精进之旅上同行。
那么在周一的时候是源源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第一章以及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是正好讲到了本书的第50页的为目标设置节奏这个知识点,那我今天呢就接续着往后讲解,我会讲完第二章剩余部分的内容。首先讲的是第50页第二章第二节的最后两个知识点,
构建精学体系和构建泛学体系。说到构建精学体系,萌姐在这里进一步解释为是我们需要打磨的硬本领,需要用10000小时的去锤炼的技能。那这其实也就是修炼咱们的职场硬本领了,我拿自己举例子,我的主业是一名证券投资顾问,我的副业是一名互联网创业顾问。那我的收入就来自于通过提供专业的投资知识、互联网创业知识,来让人为我们的咨询付费,为我对应的产品付费。
那我的所需的核心硬本领拆分下来就是具备专业的投资知识、互联网创业知识、与人链接的沟通力以及顾问式销售能力。既然是这样我就必须用我的时间去做最需要做的事情,我就把我主要的时间分配在这四件事情上,我不断的去学习专业的投资知识、互联网创业知识,也在不断的分享与输出,每天做到与一定数量的与用户链接。通过我不断的熟练呢,我目前也达到了一定的心流状态,就是我的主业与副业已经能够相互赋能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一份匠心精神去打造自己的硬本领,关于硬本领的选择我给的建议是你所擅长的、你所感兴趣的、社会所需要的。这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前两者你坚持不下去,不被社会所需要,你做的事情将无法产生价值。
关于精学的时间安排我结合这本书的第61页第二章的第三四节:早起,重构你的时间系统一起来说一说。为什么萌姐强烈建议我们早起呢,因为说实在的,我们成年人的可控时间不多,因为上班要占据我们每天的白天的主要时间,晚上呢回到家里你已经有些疲惫了,也需要花时间去陪伴家人,所以只有早上的时间是精力最充沛最不易被别人打扰的的高质量可控时间,还有这样一句话,人和人的差距就是在8小时之外拉开的,所以早起呢真的就是塑造硬本领的核心时间段。那一定就会觉得早起反人性呀,那我借由我们早起营的一位伙伴的精彩分享带给大家,他说:“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吃的苦总量是恒定的,他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他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你越是选择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来牺牲更大的价值对付它。所以,我不选择躺平式被动的去吃生活的苦,而是主动选择吃学习的苦,不选择将来被动式的遭遇职场危机,而是选择现在主动的去维持核心竞争力。”
那咱们再回过头来说泛学,泛学的字面意思是广泛的涉猎与学习,但是它真的不是随性的学习,大家都知道萌姐一年阅读300本书,数量虽多,范围虽广,但她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比如她今年在青创繁星上了大师课的课程,分别是易经,论语,道德经,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而且找的老师都是业界非常有影响力的,而且擅长教学的老师。但是她在几年前就已经广泛的去读哲史类经典类书籍了,她是经过了足够的这方面知识的浸泡,才使得她具备该怎么去更好选择授课老师的辨别能力。所以很多学生会问萌姐在读什么书,萌姐起初会回答,后来已经不回答了,因为她读的书并不适合所有人阅读,她不想她的粉丝读者浪费时间。所以泛学的核心要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比如说你的工作需要和人打交道,那你可以抽时间多看看行业新闻解读,知道各行业发生的一些变化,增强与他人的谈资。比如说你觉得我们国家之后的战略是科技兴国,你想让你的孩子以后最好选择理工科,希望他能成为高层次人才,那你就从他小时候开始就让他多去科技馆游览,广泛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听听有关专家的讲座,让他先对这方面有探索欲和求知欲。总之,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贯穿的呢都是目标感,所以我们学什么做什么之前多问问自己是为了什么,以免把时间浪费在与目标南辕北辙的事情上。
在这里呢,我也呼吁大家在奋斗的基础上要注意休闲与放松,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烟火气息的人,懂得休息享受生活才能让我们有更多的动力去做好事业,所以休闲与放松也是有目标的,目标就是让我们更加的感知当下,更好的去热爱生活。
然后我们再来讲一下第二章的第三节,学习的闭环。有一句话叫做你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大家可以去仔细思考一下这句话。在《论语别裁》中,南怀瑾先生写道,曾子每天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
1.为人谋而不忠乎?“忠”代表的是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
2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代表言而有信,说过的话可以兑现,可以做到;
3.传不习乎?意思是老师教我的如何做人做事的方法,我有没有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其中第三点,每日自我反省学过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实践中,这是大多数人没有做到的。所以知道了道理,却过不好生活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做知识内化的过程。
想要知识内化,用急于求成的态度,是难促成的。因为学有所得,是一个闭环,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青创的基石理论学习五环法,听过的朋友可以当做温故知新了,学习五环法:这五个环节分别是,学、思、做、教、盈利。
学习:输入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汲取的第一步。
思:在学的过程中及时提出疑问,并得到专业回答与指导。确保方向正确。
做: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为己所用。
教:是更高级的“做”,指分享。我们只有将所掌握的知识教给别人,并教会那个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会。
盈利:指学习者能将知识变为生产力,利用知识创造出了价值。
学、思、做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教授他人是学习的进阶阶段,盈利是学习的最高标准。
这学习的五环法,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能够做到极致,才可能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收获更多的成长,收获对生活的更好的掌控感。
除此之外,还要提到一个复盘三步法,哪三步呢?
1总结通过学习你获取到了哪些新知。
2.总结获取到的新知改变了你的什么旧有认知。
3.总结该如何去做。
复盘法的第1,2步,其实也是学习五环法中的思考环节,当我们在获取新知识时,有时新知识会和以往积累的旧知识产生冲突,这时我们便需要将不明白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只有想明白新旧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消化新知识,才能完成知识迭代。
复盘的第3个步骤,对应的是学习五环法里的做的环节了,有了对学习的思考,就要马上要联合生活实际,列出行动步骤,然后坚定的实施。
生活之路道阻且长,做到学以致用,你的能力将会不断成长迭代,学会不断总结与复盘,你的人生才能终将翻盘。
接下来聊一聊第二章的最后一节,持久力:建立持久的自我激励系统。这里萌姐给大家介绍了三个方法,第一屏蔽负面信息。在这里我真的想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很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说到这里我想请大家用心想一下,平日里和你相处时间最长的5个人,也就是与你关系最亲密的5个人,想一想他们的年收入,从他们的收入中就大概知道你的收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与你亲密交往的5个人,你的财富值和智慧就是他们的平均值。因为你会经常与他们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进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所以为什么人要不断的向上链接,去换圈子呢,就是要跳脱自己原有的思维框架去赋予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美国著名的银行家阿瑟华卡,其成功之道就得益于高人指点,有一天,华卡在当地的一本杂志上读到了大实业家威廉亚斯达的故事,他既羡慕又崇敬,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那样的人。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华卡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他立刻上前询问:“我很想知道,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亚斯达对华卡说:“只要多结交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就有成功的那一天。”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华卡却一直铭记在心,以后的日子里,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结果,不到五年的时间,华卡便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梦想,成为了一名银行家。后来,有年轻人向华卡讨教成功的经验时,华卡便把当初自己从亚斯达那里听到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这位年轻人:“我希望你常向比你优秀的人学习,这对做学问或做人都是有益的。”
的确,多与高人来往,在他们的点悟之下,自己看待事物的思维和眼光也会不一样,自然是事半功倍。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与高人为伍,方可成就。只有学会借高人之势,才能快速找到成功最简捷也最有效的途径。
在综艺《向往的生活》中,有一次魏大勋前往作客,吃完饭后大家围在一起聊天。当聊到黄磊老师的电影《麻烦家族》时,魏大勋说:“能加入黄老师的剧组,我真的感觉很幸运,是有史以来遇到的最细心、最扎实的一个剧组。”然而,话刚说出口,何老师便开始故意调侃:“那你是说你拍的上一部电影《栀子花开》不好吗?”话已出口,无论魏大勋如何挽救,都难以在圆刚刚说过的话。何炅借此机会向几位新人传授了娱乐圈新人处世之道:“你说一件事的时候,就单纯地表达对这件事的肯定,没必要带上别的事情,不然就会造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局面。”三言两语,就道清了人情世故,更指点了新人迷津。有人在下面留言说:“能被何炅这样的人教导几句人生箴言,真好。”是啊,择其能者而从之,既是身处世间的识人之法,也是涵养内心的修行之途。以能者为镜,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继而查漏补缺,为未来蓄势。
然后第二点是萌姐说的自我激励法,主要介绍了18个周期礼物法,他人激励法,他人的权威激励,权威机构的激励。在这里我想说,坚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想办法调动自己的积极性,18个周期礼物法就是在每一个完成21天的坚持周期后,及时给自己奖励一份礼物,这样的做法呢会让我们的坚持有一种游戏通关式的快乐,而且呢还会促进我们减少冲动消费,只去买自己更想要的东西。那关于他人的激励法呢,我强烈建议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组队式学习,有时候一个优秀的队友对我们的带动性是非常大的。关于他人的权威激励,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正确的以人为师的姿态,有的时候我们向高势能的人请教完了之后呢,千万不要没有下文,也不要重复的去问一些问题,这样对高势能的人来说,会是一种消耗,对方会觉得你是个只提问不思考,践行能力差的人,这样长期下去你是很难有贵人缘的,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要去及时践行,再及时反馈,这样对方会通过你的正向反馈强化自己的价值感,也会觉得你孺子可教,从而更愿意去教导你,得到指引的你也越来越优秀,从而形成正向循环。那权威机构的激励也是很有必要的,像RITA老师的主业考取了投顾资格证书,副业呢考取了相关的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直播销售员证书,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合规展业了,所以考取相关证书十分有必要,同时也是外界对你专业度的认可依据。
最后一点萌姐说的是分享法,像我现在就在给大家做分享,并且呢我给自己定的是每周给大家进行一次讲书的目标,我也已经向我们的读书营的总领教玲玲老师承诺了,在这里呢我也向每一位读书营的伙伴承诺我会做到。所以呢,这也叫用对公承诺倒逼自己去坚持,还有分享其实是学习五环法里面教的环节,学会的最高标准就是教。分享也就是复盘三步法里面新知迭代旧知的环节,因为要能分享的出来你就得把知识充分内化,做到融会贯通。所以分享是一件特别能促进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习闭环的事情,也对修炼口才十分有益,分享最大的意义,是能够助力他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希望大家都能去做一个传播者,分享者。
那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