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样的标题,我是觉得有点不要脸的。
谁都希望自己的老公长这样。
但现实是残酷的,真实的让人害怕。
所以请大家忽略“玉树临风”,关注“孩子为何是熊样”这个话题。
为何会有这个话题呢?故事是这样的:
豆爸从小经历了8年的专业武术训练,曾立下赫赫战功(号称被选入黄浦区少体校,若干年前拿过黄浦区武术比赛的冠军)。自从有了儿子之后,豆爸就一直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一身好武艺传给小豆。
好不容易盼到了儿子能走能跑,欢蹦乱跳可以被折腾的年龄。豆爸雄心勃勃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生了个小小的意外 —— 每次课前热身完,只要一拉韧带,屋子里就会传来孩子放肆的大笑声。
是的,你没听错,其他孩子拉韧带都是连哭带嚎的,咱们家的是大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因为实在太痒了。
也许只有听到孩子们的哀嚎声,才可以激发起教练们的斗志下手更狠。可是这孩子不按常理出牌,大笑声把他爹吓得不敢动手了。
如此几次三番后,豆爸打起了退堂鼓:这孩子先天条件不行,韧带太紧。就这样,想让孩子继承武术衣钵的念想,被孩子狂放的笑声一盆冷水浇透。
转眼时间来到2017年8月,在被荒废了几年后,某天我们为小豆同学选了跆拳道课程。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我们夫妻俩互黑的时刻。
你说他的运动能力为什么那么差?我问。
你的遗传吧!豆爸回。
为什么是我的基因问题,不是你的?
我从小被老师和教练拉着到处武术表演,怎么可能是我的基因问题?
基因也会有突变啊?
那也是你的基因突变了!
每次看到小豆训练时的熊样,我们一度怀疑是在医院抱错了。
我就不明白了,好歹曾经也是个窜上跳下的调皮孩子,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这副熊样?
回想小豆同学幼儿园时期,小班就学会了两轮自行车,中班开始踢足球。每天放学后儿童乐园玩到天黑才回家,每逢节假日更是各处撒欢。
那时的他从不生病,零下5度照样儿童乐园耍。这么说吧,除了雾霾没什么能阻挡小哥哥出门的脚步。
但是进入小学后,有了学业的压力,玩的时间明显少了。
更主要的原因:作为家长我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孩子的学习和兴趣培养上。学乐器,学画画,学英语,今天这个兴趣组,明天那个培训班,整日地掐着时间东奔西走。
即便有了个把小时的空余时间,孩子想玩也很少能找到玩伴,大家都忙啊!
因为缺乏运动,小豆同学的体重明显超标,因为太胖,更不喜欢运动了。
同时身体抵抗力下降,从2年级开始,经常生病,最严重的一学期请了6次病假。从来不生病的小朋友更是在去年春天得了肺炎。
每天在医院陪伴的日子,我非常自责:一个好好的孩子,因为我们家长的偷懒,疏忽,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那一刻,我只想要回曾经那个健康的、上蹿下跳、调皮捣蛋的小朋友。
这次康复后,豆爸和我商量,决定让小豆同学开始跆拳道训练。虽然他的动作不到位,显得笨重而迟钝,他的韧带还是那么紧。
但,那又怎样?
今天仰卧起坐多做了5个,俯卧撑比昨天延长了3分钟,双脚跳连续做了50个。
每一天的进步都让自己比昨天更强大。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面镜子,你给予他什么,他就反馈给你什么?是熊还是龙?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