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号1:00在班主任例会的工作会议上,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学校心理咨询师陈瑛老师,为全校班主任老师精心准备了一次《心理援助 心灵抢救》危机干预技术方面的技巧和学习讲座。
我们这次的专题讲座,位于博雅楼的206的心理专用教室举行。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正式开始。危机干预的心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具有影响力、最有破坏力、高难度的危机干预工作!在危机时刻,一个慈悲心,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技术流程,对于学校工作具有特别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当处在危机中陪伴的班主任老师,也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治疗和防范作用的。
学校危机干预心理工作小组是: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及党支部书记,德育主任,心理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等人员,形成的一支训练有素的危机干预小组。让班主任老师们们明白,这支队伍是在面对第一现实,紧紧可以依靠的。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突发的、重大事件时,由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所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二、什么是校园心理危机?
校园心理危机的概念:
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心理严重失衡状态。在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处理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同时,为相关的校园成员提供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措施。
三、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
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受害者能够有更多的选择问题解决方式的机会。
四、校园心理危机的五大类。
1,与校园成员有关的自然灾害性事件
2,与学校成员有关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
3,与校园成员相关的社会重大灾难事件
4,校园内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
5,校园内发生的自杀自伤自虐自残的事件。
通过数据图表分析了2018年年底截止,高危心理危机的社会现象,上海这个城市49.30%的离婚率。
这极高的数据中,常见的家庭有:
1.父母离异问题
2.教育理念问题
3.生活方式问题
4.家庭系统关系
5.经济条件问题
6.家庭暴力问题
7.代际沟通问题
五、校园危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必须注意的事项。
(一)启动预案和校园危机应急管理队伍
1.危机事件当事人
2. 危机小组领导
3.德育处、年级组长
4.心理老师
5. 班主任老师
6.综合治理、团委老师
7. 卫生、总务老师
8. 班级大、中队委员
9.心理委员
六. 危机干预的六步法
1.明确问题。
从受害者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这一步特别需要使用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
2.保证受害者安全。
在工作人员的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都必须予以同等的、足够的关注。
3.强调与受害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受害者。
4.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
5.制定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受害者的自控能力和自主性,与受害者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以克服其情绪失衡状态。
6.获得承诺。
以便受害者能够坚持实施为其制定的危机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