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会把悲伤化作笑谈
有些人听着听着就麻木了
有些人说着说着就无趣了
在中国,对于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余华在回答意大利中学生提问时如是说,“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中的福贵虽然经历苦难,但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苦难的经历实在配不上“福”、“贵”二字,却是底层民众对美好的向往。如此扎眼的对比,恰如福贵前后半生的对比。福贵从拥有到失去,失去了财富、地位、亲人、尊严,还有他那可怜的念想,赤裸的人性被放到太阳底下曝晒,放到火炉上炙烤。但于外人来言,就是差着一撮孜然的烧烤,茶余饭后的谈资。鲁迅曾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一味地苦诉,又是一个“祥林嫂”。
作者在用第三人称写《活着》时感到难以为继,改为第一人称却十分顺利地一气呵成,这何尝不是在书写真实的“我”。我们也在不断地失去,不断地忍受,不断地成长,讲述自己远比讲述别人更畅快。生下来,活下去,活的不那么卑微,感受生命之重。
本身而活着
人是为活着
说实话,内心里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剖析,不愿去接受动荡年代留下的伤痕。爷爷奶奶辈的人经常提及小时候的经历,听着听着就像是很遥远的故事,感慨着却不能体会。二十多年前的夏夜,一行人在胡同里乘凉,一长辈又开始了“演讲”。说一老妪驼背极其严重,几乎成90度角,见人都低头哈腰,在她的葬礼上,棺材板都盖不上,压下去这头,就翘起那头。六七岁的我们听了哈哈大笑,大人们也附和着笑起来。孩子们的笑是情不自禁的,老一辈的人或许是泪眼婆娑吧。压弯老妪脊背的不止是生活的那几十年,还有幸存的那几千年。
福贵的讲述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就会是一个读者眼中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