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个教育理念让我细思极恐——“为人父母,最不该在孩子的读书教育上偷懒。”
——最不该在读书上偷懒的是孩子,最不该在教育上偷懒的才是父母啊!
这种让人混淆概念的教育理念也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然而我们却毫无察觉。。
向控制欲say NO!
骆驼经常看到很多家长拉着孩子怒其不争的说道:我为了你花钱去报这个辅导班,你要不给我好好读书,长大以后没出息的是你不是我!
更有甚者,他们还会无礼的指着从事服务行业人士对孩子做下人生“总结”——不好好读书,这就是你的以后!
别的不说,单从“我为了你花钱”这句话,我就感受到了一种很强的负面压迫感,更别提后边所表达的思想:我为你付出了什么,你要回报我想要的什么。其实这就是赤裸裸的以自己为中心,试图掌控孩子的人生。
会有家长说,唉,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
我理解,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抱有美好的期待!这点绝对是肯定的。但这样养育孩子的父母,控制孩子的欲望是很强的;一旦父母企图安排孩子怎么做、做什么,在语言和行为上都会以自己主观意识做主,其实就是在不自觉、无意识地控制孩子,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孩子需要平等和独立
把个人主观意识放入教育过程,就是相当于抹杀了孩子作为个体所拥有的平等和独立,同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无与伦比的血脉关系也被拖入与拥有金钱和物品一样的所有权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想想看,控制欲强的父母肯定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你有今天的成就是这个家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那么多心血培养出来的,你要是不听话!你对的起我对的起这个家吗!
老实说,骆驼我到现在都怕的是和父母讨论金钱。大概是成长过程中他们不经意的感慨或是发生争执时强行灌输金钱的概念,让我明白自己作为子女的“价值”,从而使内心充满抵触不愿提起。然而,让亲子情谊成为父母“施恩”的手段、和孩子计较真的是正当的吗?
回过头来我们想想自己,除去“父母”这个身份,别忘了,我们也是“孩子”。
当我们面对儿时择校,就业时择业,恋爱成家时择偶,自己在这些过程中是否有过“自己”的选择?是否坚定的被家人肯定?是否真的坚持了下去?
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很幸运,也很幸福。如果没有,那在你成为“父母”之后希望你能给予自己孩子“平等和独立”的成长空间。不要埋下控制与反控制、相互不满与怨愤的种子。
父母要怎么做:
•陪伴
“陪伴”是所有好的家庭和好的教育的基础。很多家长会说自己做到了,孩子在哪玩我就在哪。错!单纯的在孩子身边并不代表你就是真的在陪孩子。你试过与孩子交流校园趣事,分享学习心得,亦或是一同探讨过某些儿童期和青春期特有的烦恼吗?
孩子要的从来都不是“无声”的陪伴,而是有话题和互动的父母。
•多谈爱,少谈钱
“谈钱伤感情”这话不假。在这里给各位家长朋友的建议:除了家庭支出的安排,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金钱。家长和孩子之间最好养成理性讨论的习惯,不要让物品“价值”吓坏孩子。
可以多谈论养育孩子的理念,分析孩子成长中的表现,讨论如何给孩子更多陪伴这才是真正在建设温馨和谐的家庭,才是真正在重视孩子。
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
回到开头,骆驼说过“最不该在读书上偷懒的是孩子”。
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我们都明白,读书学习是自己的事,除了自主学习,没人能将知识塞进你的脑袋里。骆驼建议各位家长从小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学会独立自主。
•为什么要这么做?
骆驼告诉大家——从小学会自己做主的孩子,会更独立、更懂得负责任、不任性、不执拗、更容易建立自我意识,不会唯我独尊,也不会盲目从众,更容易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也更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里骆驼就不和大家举例“别人家”的孩子,但就从教育角度而言,每一个行为习惯糟糕的孩子,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糟糕的家庭因素;而每一个让人值得拍手称赞的孩子,在他背后都有相同的教育经历和家庭因素!
怎么培养:
•建议各位家长时刻提醒自己,最基本的——不要企图“控制”孩子,能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自己决定的事,都由孩子自己做主。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中,学会慢慢考虑后果,学会更慎重地做决定,学会接受理想和不理想的后果。同时,也消除他们推卸责任的习惯。
•孩子越早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这种意识就越容易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