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我老家在北方,很多习俗可能和南方不同。

比如说拜年,虽说都是一样的祝福彼此,但很多不同于其他。

今年第一天我是起来的比较早,其实哥没时间回来,很多时候我很想很想让他们回来。

母亲岁数大了,总是念叨着哥他们一家人。

是啊,老人一辈子不就是想图个团圆吗?他们一年又一年再是辛苦,也是不会说出一个苦字。可过年的时候心里很是期待儿女的到来。也许如此,变得有点着急。

哥没回来确实是有原因的,母亲能理解,只是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我能感觉到母亲一天一天变老,所以早上拜年之前我起来了。我拿起一盘鞭炮挂在院子里的晾衣杆上,说实话,过去都是哥放炮,我从来不放的。小时候就害怕听到响声,所以一直没有接触。可是今年不同了,我硬着头皮摆弄了半天,最后还是找点鞭炮上的包装纸,慢慢撕了下来,拧成一股,作为点燃的延伸吧。

鞭炮声响起的时候,我早就跑到屋子里堵着耳朵,不敢去看。

“像极了你小时候。”母亲还没起床,她笑着对我说。

我一直没有松开捂着耳朵,直到鞭炮声停了下来,这才松了口气。

母亲没有起来,她就休息这两天。平时都在务工,比较辛苦。

我打开柜子,拿了一个盘子,小心翼翼的在盘子里放了瓜子,糖果,还有手工做的爆米花,按照我们这儿的习俗,早上全村都来相互拜年,彼此祝福,所以提前准备了下。

母亲又过了会才起来,她说:“你看,你哥和你嫂子不来,要来多好,他们可以张罗了。”

我明白,可是很无奈,就对母亲说:“妈,他们不是忙嘛,家里有我呢,虽然我不会做饭,不会张罗,呵呵,我可以学,现在就学。你坐在椅子上说一声就行了。”

母亲说:“就是得学,长这么大都不会做饭。”

“嗯嗯,学,你说说看,我慢慢学着。妈,新年好啊。你歇着,让我来。”话音落下,就听着母亲说的摆好了桌椅,都是待会拜年准备的。

天亮了的时候,堂哥来了,给母亲拜过年,我和他们一起去村里逛逛。

母亲嘱咐着说:“拜年的时候一定要去正屋,不要在路上,也不要在院子里。记住了。”

“记住了妈。”

拜年已经开始了,每一大家人都聚在一起,挨家挨户的彼此祝福。

我们从村东头开始的,见了长辈,到了屋里,先是说了句新年好,然后向他们磕一个头。一来祝他们健康长寿,二来算是忙碌了一年给他们报一声平安!

老人们非常高兴,总会拉着我们的手嘘寒问暖,然后拿出家里最好的点心给我们,有时我们不要,他们会拉着不放手,抓起大把大把的好吃的就往我们口袋里塞,搞得有点不习惯了。不过这就是我们这儿的拜年。

就这样,一家,接着一家。

我们村里一百多户人家,一个上午才能走过。基本上回来的时候也吃饱了,口袋里塞的满满的,鼓鼓囊囊的像个孩子。

中午到家的时候,母亲准备做饭。我跑了过去,说妈让我来试试。

母亲没让,说你可以看看吧,坐在锅门口,先学会烧火吧。

我马上就坐在锅门口,开始烧火,你还别说,都有十多年没有烧过了。

烧着锅,和母亲唠唠嗑,我觉得是回家过年最幸福的事,比得上山珍海味,比得上喝酒打牌。

我有时也会难过,时光啊你慢一点离开,好让母亲不再变老。

看着母亲蹒跚的身影,总会莫名的心痛。是啊,母亲上了岁数了,可是每天还在不停的做着苦力,多少次和她说了,我知道是徒劳无功。有时我也会想,是岁月不饶人沧桑了我们?还是光阴似箭模糊了岁月?

母亲说着说着又提到了哥他们一家:“你看你哥也不来,来多好,来了给他们做肉吃。这过年也不知道他们舍不舍得买点肉,舍不舍得买点年货?也不知道你侄子又长高了没有?不知道你嫂子的胃病好些了没?上回打电话你哥说牙疼,不知道还疼不疼……”

我知道母亲一直牵挂着哥一家,是啊,哪有老人不疼孩子的啊。即使他们早已成家立业,即使他们也成为了父母,但在老人的眼中,他们仍然是孩子,永远长不大,永远需要嘱咐关心着。也许打电话的时候他们多唠叨几句,多提醒一下,心里才会放下。

我不知说些什么,也不知如何表达。坐在一旁听着母亲的话,感慨万千。

其实每次回来,我不喜欢出去逛街溜达,不喜欢喝酒打牌的场面;我只记得把自己带回家给母亲看看,只想陪着母亲聊一聊生活琐事,说一点憧憬中的未来,就够了。

莫文蔚唱的《当你老了》很有感触,每次听着听着都想找个角落独自难过一会。

我想给解忧杂货店的浪矢老爷爷写封信:真希望天下父母永远年轻,永远幸福,你说呢?

而仿佛之间就有了回信,“啪”的一声落在牛奶箱里,我想不用打开都能看到浪矢老爷爷的心思:百美为善孝为先!趁着年轻,多多孝顺父母吧。你不用天天给他们在网上买东西,或者寄钱,做着你认为对的事情。他们想要的,并不一定是你送来的这些。常常把自己带回家,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别犹豫,速度麻利快【点击关注】吧 艾伦|原创写手,多栖于设计、摄影、策划、培训和自媒体,最有故事的大龄未婚男青年...
    艾伦教练阅读 6,648评论 0 8
  • 迎着晨曦拜年去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鞭炮声声辞旧岁。”农历过大年永远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黄河歌者阅读 4,906评论 16 92
  • 拜年是中国传统的习俗,看望许久未见的亲戚朋友,谈谈一年的感受和新春的愉悦,增进互相感情和友谊,在忙碌的一年奋斗后,...
    小团圆的世界阅读 2,934评论 0 0
  • 文:西岭初见 又到了正月初一,又是拜年的时刻。 在记忆中第一次拜年,大概是三四岁吧。那个时候我和妈妈还住在村子里,...
    西岭初见阅读 3,199评论 0 1
  • “小白啊!今天来的这么早?” “恩,昨天看了纵布局以后,今天已经着急学横布局怎么实现了,这两个布局会做了,我是不是...
    老炉传说阅读 4,0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