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的管理顾问、作家都不惜笔墨,指导人们辨明使命、愿景、战略、倡议与优先任务之间的微妙区别,其数目之众,甚至形成了一个产业。管理顾问们发现,无论是小规模的精品店,还是大规模的信息技术公司,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它们通过采用这种模板,就可以避免劳神费力去分析真正的挑战和机遇。此外,从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等积极的方面来制定战略,也不会伤害任何人的感情。
所有这些言论引发的问题就是:那些希望制定并落实有效战略的人深陷于空洞言论和反面例子的包围之中。而公众要么受到诱导而误入歧途,要么把这些言论像午夜时分的电视广告一样,扔进思维的垃圾箱。
——《第4章 为什么坏战略普遍存在》P054
部分咨询公司,以及大多数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都倾向于使用“战略模板”,也就是按照固定的套路和步骤,在一堆表格式的文件中填写信息,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指引企业的未来。这种方式一定是要出问题的。
(一)战略模板很难引发深层次思考
深层次的思考,一定是基于某个特定的场景,不断地追问“Why”和“So What”,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只有经受得住无数次“Why”和“So What”层层追问的灵魂考验,一个个体或者一个组织,对于自己将要去往何方、为什么要去以及如何去等等这些关键问题,才会拥有一个全面、清晰、深刻、透彻的回答。
而战略模板,往往在这些问题上浅尝辄止。战略模板,只能提供一套工具,帮助你在某些问题上作出看似富有结构性和逻辑性的回答;但这些回答的背后,与你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愿景往往是彼此脱节的。更何况,如果你本身对于战略模板的使用方法和前提背景不甚了解,所得出的答案本身尚还做不到逻辑自洽,更遑论其他了。
(二)战略模板会限制你对于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战略模板或者说战略模型,既然是一个模型,也就意味它永远只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和模拟,而绝不是现实世界本身。模型固然有模型的好处,它能够训练我们更有组织、更有秩序、更具有针对性地观察外部世界。如果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要求不高,这些模型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需要。
可是,当外部世界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或者我们期望推动外部世界发生巨大改变的时候,原先的观察思考一定会呈现出巨大的局限性。到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不能直面世界,重新去审视和思考外部世界所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模型层面,则往往容易陷入纸上谈兵、闭门造车。
(三)战略模板会限制你对于未来的想象
战略是面向未来的;而模型,是基于过去的认知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抽象和模拟。用过去的认知去思考未来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当然,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们所心心念念的事情,不外乎是去寻找那个随时空变化而中心保持不变的点,那个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点。如果真能找到这样一个点,那么我们必须要承认,用这样一个点去思考未来的战略,是在逻辑上成立的。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点是否存在是不可证伪的。即使存在,人类在逻辑上也永远无法证明它的存在。更何况,按照我们的一般认知:越是哲学层的规律,越是靠近那个中心点;而越是现象层的规律,则一定越是偏离那个中心点。而所谓的战略模板,恰恰是现象层的规律,除了让你的思维“看似有序”,其他方面的功效难以言说。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使用这样的战略模板来进行思考,一定会或多或少限制你对于未来发展的想象。而且越是重要的思考,限制作用将会越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