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分析的是《乡土中国》中的《文字下乡》,阅读难度还是有的,但相较于后面几篇而言,这篇易懂一点。
在我的感觉,这篇与下一篇《再论文字下乡》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为了给乡下人辩论。
思维导图在下方:
一,乡下人的“愚”,是否为真愚
作者在文章开头就问“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确实凭什么呢?”说明在作者看来,既然对于愚没有清楚的定义,就不能随便说乡下人愚。在下文的论证中,作者举了乡下人和城里人不同表现的例子。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躲也不是,西躲也不是。
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想而知,对于东西的不熟悉自然不知道如何应付。所以,城里人说乡下人愚,是因为乡下人的知识储备不多,没见过世面,面对汽车手忙脚乱,对于经常见汽车的城里人而言,想要笑话他们。
二,识不识字不是评判一个人愚不愚的标准
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芬的小学生们,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
从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的镜像可以知道,乡下孩子不比城里孩子差,他们也是很聪明很灵活的。
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无疑与练习的多少有关。
城里孩子从小接受优良的教育,学知识,做练习,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是学习的经验。
而乡下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常年在田野里玩耍,抓蚱蜢的次数多了,也就熟练了,他们练习的是应变的能力,锻炼的是身体。
从此可以看出,两边都是从小锻炼,但是锻炼的东西不同。如果你让一个从来没有见过手机的人,让他马上熟练地用它,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能只靠学习成绩来评判一个人。
三,乡土社会与文字
文字的产生要追溯到结绳记事,铜钱传信等。这是文字最早的方式,通过一件特定的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这种方法很有可能产生误会。毕竟每一个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一样。
作者还在文中提及了情书,从前青年们因为社交的限制而写情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看似美好的情书却也闹了不少悲剧。同样的,文字没有感情,所以只能靠人们自己来想想,同一句话,可能这个人看是这个意思,那个人看就成了另一种意思了。
从此而看,文字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农村人运用语言来交流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综上所述,要评论一个人,不是只从单方面,从他不擅长的方面来评的。
明天会继续下一篇《再论文字下乡》,和本篇有点契合,但是费孝通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观点。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看我明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