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日和伙伴们一起学习永澄老师的《GPS目标计划表》,从下半年的核心目标的制定开始,逐步SMART化,然后细化为可执行的任务。在讨论到执行障碍的时候,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懒”。
虽然知道很重要,可有时候真的不想做啊?怎么办?
有时候加班到半夜,第二天就是很累啊,没精力做?
经常碰到朋友来打扰,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先陪他们了,定好的计划就只能被延迟了,怎么办?
一想起要做这件事,就头痛,怎么办?
……
这是我想起了三千元大法。
第一次接触到三千元大法,是二零一四年四月份参加永澄老师的掌控每一天。这个活动引入一个很独特的制度——3000元的习惯养成基金。
整个掌控活动持续30天,其中前28天前要求打卡:参与者必须在每天早晨7:30之前,按照课程的要求完成日计划,并将日计划的截图发到指定的微信号中。如果打卡迟到,将被罚款100元。最后2天是写总结时间,如果没有按时提交总结,罚款200元。
所以,如果你每天都没有按时提交计划,最后又没有写总结的话,那么这三千元就贡献给永澄老师了。是你,你愿意吗?
我当然不愿意了。所以这对当时的我而言,是一个非常棒的反向激励制度。那时的我还没有养成早起的习惯。所以为了不被扣掉那100元,我通常是在晚上就把第二天的计划写好,截图保存下来,然后订一个6点50的闹钟。第二天闹钟响后,立即起床,把照片发过去,再倒头睡觉。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骗人吗?你没有在早上做啊。而且这样做,不会生物钟混乱吗?上午不困吗?
我觉得这不是骗人?因为我的行为符合打卡的要求。打卡并没有要求你早上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所以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行动,而不是在脑海中给自己设置无谓地障碍,说“我没法早起,这个不适合我,算了~”。这种早上打卡,然后补觉的方式,确实会引起几天的生物钟混乱,但最终身体也就适应了,每天6点50准时醒。所以掌控活动结束后,我顺便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这个制度真的那么有效吗?
永澄老师有做过宏观统计:
根据已经进行的7期活动来看,有72%的参与者最后均拿到了3000元的习惯养成基金;89%的参与者拿到了2900元以上的习惯养成基金;94%的参与者拿到了2800元以上的习惯养成基金。
对于一个习惯养成类的活动而言,成功的比例非常高了。我参加的那一期掌控好像是所有人都拿到了3000元习惯养成金。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制度为什么有效?
对我自己而言,我觉得那是一股合适的外部压力,有的时候,改变是很难的,因为我们习惯了当下的生活模式。那个生活模式有点不舒适,所以我们想改变,但改变一开始带来的是未知,那个未知在我们适应之前,给我们的感觉依然是不舒适,因此难免内部动力不足。理性动力100分,感性动力是0分,相乘的结果还是0。
怎么提高自己的感性动力呢?
让自己拥有一个可以挽回的沉没成本。
三千元大法就是这样一个可以挽回的沉没成本。尝试了,你就挽回了它,没尝试,你就失去了它。憎恨失去是人的天性之一,三千元大法就这样调动了你内心的感性力量,把你朝着改变的方向推动了一步。
那如果我不在意这三千块钱呢?
很简单,那就五千,五千还不在意,那就三万、三十万、三百万、三千万,总有一个数字,是你在意的。
这个制度永远有效吗?
不会。它不会帮你回到过去、也无法帮你登上火星。它只能帮你去做到那些你其实可以做到的事情。
活动那天下午已经有几个伙伴开始用三千元大法,推动自己下半年的核心目标了。回顾我今年的35个目标,身体自由和财富自由领域的目标推动的都蛮不错的,结果可控。但是 精神领域的服装搭配、社交领域的人际交往 迟迟没有落地执行,我想是时候给它们找一位守护天使,奉上三千元,给自己一些外部的动力,更快地完成它们。
Panda
201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