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家里有个漂亮的铁皮茶叶桶,父母喝茶时我特愿意帮他们打开盖子,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点点茶叶,有时候倒多了,还要挨说,还要倒回去,父母总说茶不能沏得太酽。
那时北京的茶叶店几乎只卖花茶,整齐划一的几溜清一色碧绿的大铁皮方桶,柜台上放着一摞事先折去一个角的包装纸,旁边还有一大团土黄色的纸绳;每位顾客挑好自己的茶叶后,售货员就麻利地抽一张包装纸垫在秤上,称好包装捆绳计价找钱,一气呵成,今天想起还有一点点残存的感动。
每次回家以后,我打开包装,茶叶入桶,包装纸会整整齐齐叠好,放在厨房备用。那时候,不开哥本哈根会议,不大张旗鼓地宣传减少碳排放,每个中国人都自觉自愿地节约,知道这是人类的美德。
也不知从哪一天起,茶叶开始改良包装,传统茶叶店多少代人留下的包装手艺一天天地消失,千年以来的茶叶销售包装文化竟最终成为记忆。恶俗金属纸分装,纸盒内衬丝绒外加木盒,更有甚者还搁一皮套,把个清心解忧的茶叶打扮成八大胡同的窑姐一般招摇。
我每一次撕开这艳俗的茶叶袋都会厌恶反感,没有了酌量的犹豫,没有了小心倒茶的过程,继而没有了情调。那个难以消融的小袋,扔在哪都对不住地球,人类发明这种非自然的东西对自己能有什么好处呢?我很怀念留在老包装纸上的茶叶馨香,那时候每次将茶叶入桶后,我都会捧着包装纸闻一闻那迷人的残香,那张几乎可以罩住脸的纸不仅能让你闭目养神,还能让一个民族慎终追远。
(图片来自网络,尊重原作者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