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里的大红灯笼不是老谋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不是陈老爷去他四个老婆房里过夜的标志。这是我七十岁的老娘手工制作的大红灯笼。

娘这几日迷上了剪纸。早起在剪纸,中午在剪纸,晚上还在剪纸。

各式各样的剪纸,各式窗花,各式喜字,各式春字……我便一一帮娘拍照留念。然后替她发个朋友圈,看到那么多得点赞、评论,老娘乐开了花。这下老娘剪得更起劲了。

妹看见了,劝着老娘可不敢把颈椎病累犯了。我知道,老娘正在兴头上,劝也是白费口舌,还不如就着她的兴致,等这阵子热度过去就好了。

今天一大早,我让老娘帮忙和点面,一会蒸菜卷。一向勤劳的老娘明显有点心不在焉。

一会就见她手里拎了个红色手提纸袋,说是今天做个红灯笼。真是难为老娘了,最近疫情在家,购物不便,家里没有彩色纸,老娘只能用儿子用旧的书剪。出来的都是白色的,真心不好看。

老娘干活时是真下功夫。十八般兵器全上场:剪刀、刻刀、订书机、针线、胶带、胶水……纸袋子纸硬且滑,胶水沾不上,就想办法用订书机订上,不方便订的就利用针线。反正是难不倒娘。娘从朝阳初升,剪到了夕阳西下。红色的灯笼、红色的睡衣在金色的阳光下愈发红的鲜亮!

娘剪着剪着,还剪出了新境界。除了跟视频学习,自己也学着设计更多的花型,还真不赖!


真好!

这幅专注的画面。


封城至今小一月了。娘说,封城消息一出,她出了一身的冷汗。她性子急,心脏不好,最怕出不了门。

刚开始那几天,我看到她明显焦躁不安。让她安静呆着无异于让猛虎入笼。整日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刷视频。儿子上网课,我做家务,读书码字。是真心没人也没时间陪她。我总想用安静感染她,她也说自己不着急。但我知道,我不着急是真的,她不着急是口是心非。但她依然学着我的样子看书,那本中医穴位的小册子就是证据。但是老娘不认识几个字,看书太费劲了,得一一在手机上查出来。看书对她来说实在困难,便不断给她的老姐妹发视频聊天。

直到前几日,老娘在抖音看到剪纸的视频,这才是正确的打开。

有剪纸相伴,老娘不再孤独了。她终在屡次尝试中,品尝到和自己相处的愉悦。


有人说,人这一生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或许是,或许不是。

孤独感从来都是一种心理感受。


据说婴儿在脱离母体那一刻的哇哇大哭,是孤独的表现。婴儿离开了子宫的温暖,羊水的拥抱,他(她)的失控感,让他(她)孤独害怕。可他(她)终究还是学会了在外界的环境中寻找安慰。

所以,人不管是习惯了孤独,还是主动拥抱孤独,都将不再孤独。孤独感与周围环境无关,与心灵的归属有关。孤独的人,身处闹市依然孤独。内心充盈的人,即便只身一人依然热烈。如豁达的诗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此刻,阳台上那个红灯笼更耀目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