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讲一个故事,一个思考。
一
先从故事的结局讲起吧:
一周学委的分享,我准备了8个小时,但依然是初稿。
于是晚上果然讲砸了,但这一次,内心很平静。
要说为什么会准备8个小时,还要从刚开始说起。
二
一周学委,是我目前正在参加的一个社群活动:每个人,一周之内,在群里做两次分享,时间半小时左右,主题不限。
在确定要做第一周的分享嘉宾时,我刚刚读完《认知天性》这本书,当时对书中的内容感触很深,感觉和我的课程契合点非常足,于是就想要以这本书为引,为大家分享学习的本质。
在周六的晚上,我花10分钟把大纲写了出来,并且即兴在群里做了一场分享,讲的过程感觉思路比较清晰,而且因为先完成了,于是就对这次的分享有些掉以轻心。
但是在周一的时候,同组的老铁小峰的分享稿一出来,一对比才发现,自己的稿子中,干货多,案例少,而且概念很多。虽然分享起来很爽,但听众听起来会非常累。
于是我就打算往分享稿里加案例,但这试图一加,就发现了问题:
加案例,有四个层次。最好的,自然是自己知道并做到的经历。次之,是自己对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再次之,是从其它书中联想到的经典案例。再次之,就是书中原始的案例。
比如说,同样是讲“品牌定位”,最好的例子,就是写自己是在品牌定位道路上的探索。其次,可以写身边朋友的故事,也可以写对剽悍牛人进化营的观察。再次,还可以讲一个大品牌寻找定位的故事。最后,就是直接复述书中的案例了。
当然,在这些案例之外,还有一个更差的,那就是自己胡编乱造,结果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次分享稿的案例,大部分都属于“更差”的那部分案例了。不仅场景设定全部架空,案例设定也过于想当然,让人一听就觉得:“不对啊?这案例讲的不是我啊!”从而失去对内容的信任度。
比如说,为了把“复述有助于记忆”这个道理讲明白,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把沟通分成了四个步骤。相信各位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对这个四个步骤印象非常深刻,那么我现在要考考你,这四个步骤是什么呢?你能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把它们讲清楚么?”
首先,别人很可能没有读过《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那么他就不知道我在讲什么。其次,他的感悟可能和我的并不相同,书中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不一定是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再次,如果他真的印象深刻,并且能够复述出这四个步骤,那还有可能会觉得“这讲的什么玩意?看不起人?”
所以,当我在分享中读到这个案例时,有一种读不下去的心虚之感,但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自然,在听者耳中,效果就不会太好。
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改进呢?
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把文章中的“你”改成“我”,把它变成自己经历过的故事,修改后的例子如下: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把沟通分成了“讲事实、讲感受、讲需求、讲请求”四个步骤。我曾经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对这个四个步骤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在某一次分享中,我提到了这本书,想要把这个四个步骤讲出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忘了,当时尴尬地在台上站了一小会,然后灵机一动,问台下:‘谁知道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是什么?’,有个读者举手才帮我解了围。“
这样一改的话,对于有共鸣的读者,读到这会一拍大腿:“哎呀我也是这样呀!”,而水平高的读者会哈哈一笑:“这个故事真好玩,我也有过这个时候。”当读者抱着看戏的心态去看例子,而无关乎自身的时候,这个例子就可以给读者带来愉悦感,读者也就更有兴趣听下去了。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在写开篇引子的时候,可以举一个和读者直接相关的例子,直戳痛点。但也仅此而已。
因为痛点就是你做分享的目的,你这篇文章就是围绕着这个痛点来写的,所以在开篇自然可以这么写,但如果在文中不知收敛,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戳,又没戳到点上的时候,可能你之前戳的痛点,读者也不认可了。
所以,小总结一下,在举例子的时候,如果有任何负面的虚构成分,那一定要以“我”为主角,而不能以“你”为主角。反之,如果是正面的虚构成分,用“你”来做案例也就没有问题了。
三
在加案例的部分讲了这么多,接下来再讲一下心态。
在这一次讲砸了之后,我分明地感觉到自己这次的心态,比去年要稳定得多。
去年做线上分享的时候,因为自己不喜欢做逐字稿,觉得太麻烦,太占用时间,于是就脱稿讲了几次,都不太理想。
那个时候每次分享完成之后,如果群里反应平平,我都会陷入郁闷和自责很长一段时间,觉得没有给别人带来什么帮助,要是自己再准备充分点就好了。
但今天这一次分享,虽然分享完成后只有同组战友几个礼节性的鼓掌,而且我也明知道这次讲砸了,但我的心理却异常平静,该吃饭吃饭,该打卡打卡,丝毫没受影响。
原因就在于,我明白我的使命是帮助更多人提升学习能力,而这次讲砸只不过是成长路上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挫折,为这种事情影响情绪,实在太过可笑。
只要在复盘中认真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其本身,对我来说也就是一种财富了。
尾声
好了,故事讲完了,最后上干货:在这次的经历中,我收获了什么?
001 加案例,有四个层次。最好的,自然是自己知道并做到的经历。次之,是自己对生活中的观察和感悟。再次之,是从其它书中联想到的经典案例。再次之,就是书中原始的案例。最次的,就是自己胡编乱造,还给读者带来负面情绪的。
002 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把案例中的人称代词改成“我”,把它变成自己经历过的故事。
003 找到自己的使命,看清自己的渺小,你的内心会强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