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去必须慢慢的翻。
那个人,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也许永远不会回来…… ——沈从文
他从诗情画意的凤凰城走出来,历经风风雨雨、世态炎凉,以自己悲欢离合的经历诠释了凤凰涅槃的神话。他的作品“雄浑苍凉,物我古今皆忘于刹那”,他以温情脉脉的文字、平和之心诉说着凡人的似水流年。读《边城》,读《长河》,读沈从文,仿佛有一条辽远悠长的湘西水从心头缓缓流过,感觉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久久不能忘怀。
我是拜读过从文先生的《边城》以及其他作品的,很美,很迷人……
沈从文30岁左右便以笔下独特的“湘西世界”声名鹊起,震撼文坛,从未上过大学的他因小说成就卓越而登上了高校讲台,先后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
20世纪50年代沈从文突然停止了他在文学天空翱翔,永远地退出了文坛。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从此他也像一件文物似的被尘封了。
在历史博物馆工作期间,沈从文千方百计地接触文物,研究文物,积累了不少资料,他丰富的知识和文物研究功底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认可。在蛰伏一段时间后,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并且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明锦》《中国的瓷器》等学术专著。
“文革”十年浩劫,沈从文未能幸免,他被说成是反动学术权威,经历无休止的检查、批斗。他的心情异常苦闷,但他还是默默地守着属于自己的角落,没有背叛自己的人格和良知,没有虚掷宝贵的光阴,以文化苦行僧的态度平静而执着地走了过来,并于1981年捧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部历时十余载编就的著作填补了我国文化史的空白,奠定了沈从文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代服饰学家的地位。
1988年,沈从文病故于北京,魂归于凤凰。回眸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在起伏跌宕的人生四季,在暴风骤雨的艰难岁月,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由文坛转向文物研究后依然有所作为,成就杰出,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一直推崇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不为形役,不为物牵,自强不息的人格操守。
在这位文学大师的墓碑上有这样的四段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文如其人。”后面四字刚好是“从文让人”,这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位文学巨匠的人格魄力!
如果今生有幸就让我们去美丽的湘西世界,看一看美丽的凤凰古城,也到沈从文墓前瞻仰一下,感受大师的境界……
逗霸欠之 五月一日 北清书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