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岚源
进入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派明媚春光。乘着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春风,各行各业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生产大忙时期,农人开始春耕劳作,企业开足马力抢抓生产,不遗余力,只争朝夕,不负这大好春光。
这个时节,西秦大地春阳和煦,春意盎然,春光无限。这个时节也到了“九九”,今天又迎来了“惊蛰”节气,人们的生活起居、生产活动都会有新的变化,诗词典籍以及俗语中对此也都有记载和描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的珍惜,颇值得我们从中细细品读。
《诗经》中的春色
对于这美好的春光和开春的农事活动,《诗经》中就不吝辞藻,多有描述。《诗经·豳风·七月》中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的诗句,译为现代语便是:“三月里来天温暖,黄鹂鸣叫声婉转,女子手提那深筐,沿着小路缓向前,采摘嫩桑于田间。”《诗经·小雅·出车》有云:“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译为现代语描述的便是:“春天太阳慢悠悠,草木茂盛连一片,黄鹂欢乐在歌唱,很多姑娘采蘩忙。”三千多年前,勤劳的关中女子乘着这大好春光,已经及早开始农事采摘活动了。《诗经·周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则描绘的是“桃树茂盛幼枝发,枝枝绽放鲜艳花”的美景。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这样魅人的景致正是春天的美丽所在。
俗语中的“九九”
这几天正处于“九九”,这也是我国北方冬寒已尽、阳气生发的时节,通常会出现“九九艳阳天”。西府俗语中“九九八十一,老汉顺墙立”描述的就是春暖时节,老人们都到户外“晒暖暖”,即晒太阳的情景。经历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潜伏”,此时正是人们参加户外活动、郊游踏春的好时节。邀约两三好友,或与家人一起出行,舒展活动一下筋骨,回归自然,既增进了友情亲情,对于养生也大有裨益。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的消长与气候相关,阴消阳长就象征寒去暖来。九为阳数,数到“九九”阴气已到了头,阳气升发,大地回暖,一派生机勃勃。农谚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表述此时春耕已经开始,农事活动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周礼》中的惊蛰
今天是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指的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农历)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了到了春天,桃花红、梨花白,黄鹂鸣叫燕飞来的景致。从惊蛰开始,便到了桃花开放的时节,所以有“桃始华”一候。
惊蛰时节始有春雷响动,而古人则想象是由雷神手持鼓槌连击环绕身旁的许多天鼓,发出了“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有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的习俗。对此,中国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记载,《周礼·考工记》中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这里的“冒”是“蒙住”的意思。“惊蛰”最早原称“启蛰”,后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改称“惊蛰”。可见,天空响起春雷,不但蛰虫开始活动,人们也要应时而动,擂响战鼓,激发斗志,积极投入开春生产之中。
惊蛰已至,愿人们“蛰伏”一冬积蓄的潜能,能在这大好春光中“惊起”无限动力,让牛年更有奔头、更有闯劲,收获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