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写作之路

2018年5月开始,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每周写一篇文章,质量有好有坏,就这样持续了5年。然而,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2023年5月中断了此项任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手部受了点伤,但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变化。

对身边的亲人表达一些思想或者事实,无论通过语言,还是文字传播,结果都无济于事。就像电视机《天道》丁元英说的那样,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勿。

另一方面反观自己,随着定期写作的中断,脑子也跟着变笨了,反应速度也变慢了。想法也好,习得的知识也罢,都是零碎的,缺乏条理层次。

在这个绝大多数人(包括这段时间的自己)都沉溺于短视频的时代里,不光剥夺了大部分人那本就稀缺的注意力,还间接的让人们的深入阅读和写作能力逐步减弱,甚是完全丧失。诚然,如果写出的东西压根就没什么人看,写东西的人自然也就没有了动力。

一直以来都认为,未来的趋势,必然是绝大多人群会逐步失去深入阅读和深入写作的能力,但这也并不妨碍有极少部分人群,这方面的能力会变的越来越强,甚至进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从此差距会越来越大。是做多数人,还是少数人,自己可以给自己一个答案。

文字,虽没有像图片视频那样让人“眼前一亮”,但它的传播效率,是最高的(当然还是得建立在看的人好好阅读的前提条件下)。效率高,就代表能够穿越的时光最长。纵观历史,凡是重要的文化、科学的记录、传播都是通过文字作为载体。

我认为,写作一方面为自己,用它来倒逼输入,提升自己阅读输入的质量。另一方面为孩子,向他们展示自己这一些列的过程,我是如何在一件事上持续做,并且能够做很久的。是对他们的一种镜像效应的激励,也是能够赢得他们尊重的很好的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显感受到最近的状态不好:有大把的时间,却不愿意做任何事情;明明有很多有意的事情可以去做,但却又无从下手。焦虑不安...
    我叫丁老师阅读 122评论 0 1
  • 对写作的向往最初萌芽是在我小学六年级。当时的我刚刚从农村的学校转学到县城的小学。原本以为城里的孩子和我们村里小学的...
    沈齐雨阅读 656评论 2 51
  • 昨天思考了我加入趁早百日写作营的写作目的,今天再思考一下谁激发我重启这段写作之路。 潇洒姐说,大家渴望写作的背后,...
    元宝Stella阅读 156评论 0 0
  • 为什么是重启? 今天再次打开我的简书,真实觉得恍如隔世。上一次打开还是在2018年,三年前了。当时我每一周都进行周...
    冬美阅读 200评论 0 0
  • 从大学毕业开始到现在,算下来一共快五年的时间了,其中将近四年都是在于文字打交道,现在想来还有点阴差阳错的感觉。 虽...
    小小二萌阅读 99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