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听到有人说,“读了很多书,却感觉没有什么收获”。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阅读的方式有问题呢?我倾向于后者。如果只是随便的翻翻书,虽然开卷有益,但收效甚微。那怎样的阅读更高效?你需要“读书笔记”。
我们可以将记录读书笔记分成五个步骤:标记、收集、整理、输出、应用。
一、标记
首先标记的目的是方便我们查找,为后面的查找留下坐标,其次我们可以留下阅读时迸发的灵感,避免它从指间溜走。
为了好标记,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本书少说两百多页,多则五六百页,标记所有关键信息绝对是个大工程。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完全可以越过或者舍弃部分章节和内容。可能有人会惊呼,怎么可以这样?记住!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而一本书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我们都需要,而且通过“二八法则”,可知道,特别是干货类的书籍,只有20%是知识点,鸡汤文更少,所以应当舍弃对于我们无意义的信息。
比如之前看到《自律力》其中大量的篇幅都是在告诉你“自律很重要”。而我早就知道自律的重要性,所有我直接跳过而去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知识“想要自律的具体操作方法”。
所以带有目的的进行阅读,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并做好标记和记录想法。
二、收集
1.为什么收集?
有句话说得好“写不下,就记不下。看不到,就用不到。”所以想要记住知识,并且能够用上它,我们需要进行收集。
2.收集什么?
是收集我们缺乏的?看起来很有用的?还是大家都觉得重要的?既然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有所收获,那么最好收集颠覆认知,让你眼前一亮的知识。书籍、公众号、课程等令人眼前一亮的知识都可以被收集。
3.如何收集?
可以利用“康奈笔记”,或者使用“印象笔记”甚至“WPS”进行收集。我自己喜欢印象笔记,里面的拍照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把图片、文章截选下来。同时他和很多平台是相通的,可以一键进行收集。
三、整理
整理的方法很多,使用读书卡片,知识卡片,RIA标签...
不管使用什么阅读法,整理的目的都是为了随时方便调用知识,你不可能记住所有知识,但是只要我能找到就行。
整理的要点其实就是两个:用笔记本(文档)储存,用标签(索引)查找。那么,就算堆放再繁杂的信息,也能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
四、输出
记笔记不一定为了输出,但是为了阅读更高效我们需要输出。因为被我们收集的知识,如果不输出,那么它一辈子就躺在你的储存空间了。而输出不仅可以迫使再思考,强化我们的记忆。而且再我们把别人讲懂”的过程中,那么还有可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智慧。
五、应用
我们标记、收集、整理、输出一通操作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应用!提炼知识的目的当然是希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收集的知识可以不断尝试着用到我们生活中,当遇到问题时,试着用新的思维方式或者技巧进行解决,比较与原先的不同,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那么最终知识就会内化成我们的本能。读书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