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经常会用到“拆分”技巧。
什么是拆分?为什么拆分?如何拆分?咱们一 一探讨。
(一)公文中,拆分,就是把一个观点,拆成多个;把一句话,拆成多句;把一段文字,拆成多段,等等。
(二)拆分,可以详细剖析事物和问题,多层面、多角度地挖掘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让材料更加立体、更加丰富。
我们粗鲁一点,多打“比方”,狠狠地打!
一根竹简,从中间劈开,就是一双筷子;把一根木材锯开,可以做桌面,也可以做桌腿,极大增加了木材的实用性和美观度;把伞撑开,就会更加饱满;吃烤鸭,把酥皮分离,把骨架分离,既可以吃酥皮,吃肉,又可以喝骨架汤或啃烤骨架,从而更加全面地品味。
前不久开职代会,就灵活运用了这种拆的技巧。
比如,现在流行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应变”、“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等语句。原本都是一句话,如果把它们拆开,就有了3个方面,或3个角度。逐一阐释之后,材料立马就上了档次。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拆分。因为,它们是国家和社会现成的提法,而且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线。
(三)那么,难点在哪呢?或者说日常中,我们如何主动去“拆”呢?
核心就是树立:拆分意识。
但实事求是地讲,没有成法,只能继续“打比方”,来启发我们。
比如,如果得知一个事故消息,那我们就要主动了解其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处理情况及经验教训,其实,这就是拆。
再比上面的流行提法。我们谈深化改革、供给侧改革,那改革到底如何展开呢?
一个字:拆。拆几个“维度”出来,就有靶子,就好发力了。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这3个维度,就是这么出来的。这样,我们谈改革,才能聚焦,才会有的放矢。
用相声艺术的术语,就是要学会“设包袱”和“解包袱”。
用开玩笑的话说,就是要“搞事情”,这样才能把文章搞丰富。
最后,请看此篇简文的第二行:“什么是拆分?为什么拆分?如何拆分?”,这句话本身,也是一种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