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认为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诗人,且其路坎坷。而苏轼云:“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则是赞陶诗内在之充实——就像你注视着一个人的双眼,在内心感受到那目光的深邃,绝不停留于表面。
在陶诗中读“景”,从来都不止是为饱眼福。《咏贫士七首》其一之前八句之景,读起来令人悲伤,更不赏心悦目。“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为首句,其“孤”、“独”字,则奠定这首诗并不是来写田园之惬意的。诗人此时已身在田园,却仍在寻找自我的境界,在摆脱人生困惑的路上前行着。
如果说这首《咏贫士》中的“孤云”是自喻,那么“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中的“众鸟”之成群便是能令他心情舒畅的一种状态。其实关于“鸟”的意象,陶渊明也曾在相对欢快的田园诗中多次用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饮酒》其五中的一句,叶嘉莹在分析时称这句是陶渊明“在人世之间找到了一个立足点……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一个归宿。”《饮酒》中的鸟“相与还”,《咏贫士》中的鸟“未夕复来归”,也都是比喻陶渊明自身的归隐,倦飞知返,这才是个归宿。
于是他“固穷”的持守有如鹤立鸡群,与迷茫平淡穷苦一生的人不同。“岂不寒与饥”是他所面对的隐士生活,也是对世人的发问。既然别人都认为苦,不愿受苦,那陶渊明就没有知音,也就孤独,也就悲凄。但是,当他在《杂诗》中“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时,他却在《咏贫士》中悟到“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这是他的实现自我境界时的辗转曲折,也是他整首诗描写悲伤的景色所想表达的人生态度。
从云、鸟中读出陶渊明的孤独,看到其背后的持守。这是深埋的华美、丰富,是无法用言语表达透彻的自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