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题记
经历了一段低迷、麻木的时间,迫切需要理清杂乱思绪、停止无用的乱想,便接受他人的建议,出门散心,去心仪已久的地方。
丽江和凤凰古城是高中时便常常在书中听到的名字,那大理-丽江的行程便顺理成章。和两个好友轻装而行,说走就走,虽然路途之中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糟心的事情,但心绪的放松使得我不甚在意,反而越发的期待这趟旅程了。
大理坐落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韵古香且具异域风情的城市。到达大理时已经很晚,第二天的游玩才真正认识并心仪了它。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蓝天白云对于现在的环境成了褒义词、夸奖的话,因为我们已经很难常常见到这些。而大理的天空则出奇的蓝,就仿若赤子之心,纤尘不染。白云悠闲懒散,阳光干净明亮,勿论景色,单单这些自然的本应司空见惯的东西,现在也要由衷的发出一声难得了。
首站去了大理的崇圣寺,我之前是不大喜欢寺庙之类的,大抵是因为无神论的思想在作祟,甚至心里会嗤笑那些烧香拜佛的游客。不过现在却多了一些敬畏,明白了有所信仰是可幸的一件事。大理曾多位帝王在崇圣寺出世修佛,也难怪其内的建筑庄严肃穆、华丽高贵了。其中崇圣三塔最引人注目,一进入,便可见其卓然挺立,背靠苍山,顶揽白云,远眺洱海。尤其聚影池倒影下的三塔更加俊美瑰丽,若是时间闲暇,傍晚时分搭配夕阳会生发另一趣味。 建筑能和自然相谐,才是最心生感动的。路上,嘴里常喃喃“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相谐。”很苦恼如何将眼中的景用文字表述出来,只能自己默默独自欣喜了。
大理听到最多的莫过于苍山洱海了,可能是宣传的太过火,少了些烟火气,见面后总是不觉得亲切。自己也见过一些地方的山、看过一些地方的水,实在是不觉得怎么新奇的,相反,对这种人工干预过多,甚至刻意的景点……嗨,世间大多事都如此罢了,如若苍山洱海有所灵性,它们也会深恶痛绝的吧。
丽江也是一直憧憬的地方,夜幕降临,站在丽江古城边,打量古城的魅力。在城里错综复杂的小道穿梭,流水、霓虹、装饰、嘈杂声,符合了所有应当具有的元素,很美丽的地方,不过可惜的是,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和其他地方的古城也没有什么区别了,相比第一次去凤凰古城的惊艳,丽江平庸了许多,很难配得上它的名气了。走马观灯的游玩,便早早找了小酒吧打卡。形形色色进出的人比杯中的酒要有意思的多了。这种心绪下,喝酒的味道并没有酿起来,便也匆匆结束,多幸的是并不抱着游玩的心情而来,也就谈不上失望了,起码,来的目的达到就好了。
旅程的最后去了玉龙雪山,雪山相比于其它地方人工雕凿的痕迹会小很多,远远望去,更是静谧神秘。黑黄的石层和皑皑的白雪对比鲜明,以蓝天白云为背景,像是一个庄严的朝圣者,生不起丝毫亵渎之意。山上的风景则具体更多,有一揽山河的豪情,但我还是更欣赏远观,总有些东西并不一定要得到才满足,它在那里,我们只要远远的看便是最大的美好了。
匆忙的假期,还没有做好准备便又要工作,虽然也已经达到散心的目的,但这更像是特效药,只能匆匆治愈而已,特效一过就又和之前没有不同。旅程让我静下心来思考了很多东西,“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否想说话、是否想前进、是否想结束都将有道理,物来顺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