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上课的时候,收到了牛哥的微信。 他问:“闪闪,你寒假回来吗” 因为时间未定,不敢确切的给他回答。但是内心已经明白了他来找我的目的。 想问我是否参加今年的同学聚会,于是便回复他:“如果回去是一定会参加的。” 我一直不是个有归属感和集体概念的人,最擅长的无非是离群索居。毕业五六年以来,能保持长久联系的人少之有少。 偶尔会从朋友圈了解到少部分同学的近况,谁谁谁读了研,谁谁谁考上了公务员,谁谁结了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时也会因为谁最终和谁在一起感慨一下命运,但过不了三秒,又将目光投身于自己身上,将他人的悲欢放置于九霄云外。 只是这一天在这简短的对话里晃了晃神,想起了早年间那些朝夕相处又各安天涯的的同学,还有那在此后漫长岁月里销声匿迹的朋友。 才明白过来,青春伴着他们的离去早已下落不明。 那些属于独有的少年气息消失怠近,现实开始让我们承认自己越发看起来像一个油腻腻的中年人,关于青春的任何一场仪式和凭吊,都是一场徒劳无功的追忆和缅怀。
当然比之青春更动人的还是那些人,之所以一想起那些人便唏嘘感叹一发不可收拾的还是那些故事。 作为一个敏感又孤僻的人,少女时代,我自然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但那时我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用白纸黑写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很多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臆想,很多也来自于身边人。 那时的记录,断断续续的。少年心性,想一出是一出,写的故事有头无尾,就像那些年我旁观过的那些人之间的故事,因为我在他们人生下半场的缺席,始终有始无终。
在很多个时刻,我都想以一个过来的人的身份份来重新在去整理这些故事。也会像今天这样一个情境,再次想起他们,试图追寻着岁月的脉络,来探寻这些人命运的最终走向和结局。
我试图描述一个小巷,让所有人的命运以小巷为起点,随着岁月肆意铺展,最终以小巷在时代的洪流中消失为终结,每一个人至此都尘埃落定。
这个念头,终止于我读完了七瑾年的《平生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