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观后感

前两天,经人推荐,看了一部电影。

爆裂鼓手。

至少有半年的时间没看过电影了,不仅在电影院没看过,在电脑上也没看过,毕竟随便一部电影都至少需要个两小时的时间,然而现在时间却是个很稀缺的东西。

前几年我还有看视频的习惯,比如出来个好的电视剧,会去追一追,如果发现到了一个好的电视剧呢,也会去追一追。

现在呢?

貌似有两年的时间没看过了。

我们家的电视机就是个摆设,我和慧妹平时压根不看,一方面想不起来看,一方面也没时间去看,我妈偶尔看看,不过我妈看的也少。

所以说手机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直接把电视干趴下了,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打开电脑一搜,发现之前看过,不过已经忘记我看过了,只是有那么一丝印象。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尤其是那些具有极高的职业素养的人,因为他们更能懂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放在几年前,也就当作普通的青春电影看过去了,只知道主人公学鼓学的很辛苦,手都被敲出血了,不会往深处去想。

在有了几年的社会经历后再来看呢,体会则多了很多。

第一点,严师出高徒,就像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样,很多东西按照常规思维是很难有结果的,必须得运用极限思维,在你想要获得什么的时候,你必须得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

影片中的弗兰彻老师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呢?

是真打,直接往脸上打,拿椅子砸,同时还会进行各种语言上的攻击,很多同学直接被骂哭了,就像那个小胖子一样,明明没做错,还是被骂了,两句话就把骂哭了,接着被撵出教室了。

要是搁现在?

这样的老师在学校估计待不过三天就被家长轰走了。

所以这样一对比,发现我们上学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老师还能温声细语的教导我们,处处充满着爱,但是这样有利也有弊,就是很难把我们的潜力激发出来,往往问题也出在这里,就是老师也不敢把我们的潜力激发出来。

就像影片中的安德鲁一样,他肯定会觉得很庆幸,遇到像弗兰彻这样严格的老师,把自己身上的潜力全部激发出来了,从优秀升级到了卓越。

第二点呢,类似一万小时定律,不管我们从事哪个行业,只要想做出点东西来,那都得不断的练习再不断的练习,就像安德鲁一样,练鼓练的把手都练破了还在练,流血了是吧?粘上创可贴继续练,一个不够贴两个、三个、四个,实在痛的受不了了再往冰水里冰一下,可以说是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了,为了参加最后一场比赛,哪怕被车撞了也坚决得去,手指敲不动了还在敲。

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能有得。

像我们在练鼓的时候如果发现手破了,肯定接着就休息去了,有几个会继续练呢?

这也是普通人成不了天才的原因,努力都拼不过别人,还谈天赋?

所以在我们羡慕谁谁或者想成为谁谁的同时,得先问问自己,我比他厉害在哪里,是够努力还是够聪明?

你在吃饭的时候,别人在工作。

你在娱乐的时候,别人在工作。

你在休息的时候,别人还在工作。

那么,别人注定会比你强,比你厉害。

就像安德鲁一样,好不容易追到的女朋友都可以不要,就要一心学鼓,我们能做到吗?可能早就约会看电影去了。

很多人都说这部影片很燃,很励志,看的让人热血沸腾。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人呢,沸腾完后,第二天又不再沸腾了。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