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标题是借用推荐看这部影片的朋友的话略作改动的;
其次,“佛”并不都是善的、美的。
以上,写在开篇。
今天,趁陪女儿上课的间隙,看了一位很有品味的朋友强烈推荐的《爆裂鼓手》。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在周围人嘈杂的背景下,依然看得我压抑不已。影片最后,在音乐中戛然而止,恕我才疏学浅,对爵士乐一窍不通,都没看懂。后来上网看了一些影评,才算是看懂了一些。
其实,影片就是围绕两个关键词来展开的:成功,报复。
第一个关键词,成功。
安德鲁追求的成功是像巴迪·里奇成为伟大的鼓手。为了成功,他可以不顾已经出血的双手,继续疯狂地练习;为了成功,他可以抛弃心爱的女子,只因她可能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为了成功,他可以在出了车祸后坚持演奏,因而大失水准;为了成功,他可以对恩师破口大骂;为了成功,他也可以抛却良心,隐瞒事实再度成为恩师乐队的成员……安德鲁的成功应了那句话,不疯魔不成佛。只是,佛里既有菩萨那样慈悲的心肠,也有孙悟空那样的好战斗狠。
至于导师弗莱彻,他追求的成功是在乐队中塑造出一流的乐手。为此,他吹毛求疵,为了一个跑调的音符赶走乐手,为了找准鼓声节奏,拉着整个乐队陪着通宵;为了刺激学生,他满口粗话,用各种各样不堪入耳的话语侮辱学生,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甚至,在他的得意门生因为自己得了抑郁症自杀后,还粉饰太平,说是车祸死亡的,以维护自己绝对的权威……弗莱彻,也是不疯魔不成佛。只是,他的佛已经魔性深重。
第二个关键词,报复。
安德鲁本来性格正常,但在弗莱彻的调教下,内心逐渐变得黑暗。在因为车祸搞砸了演出,被音乐学校开除后,为了报复弗莱彻,他向自杀学长的律师证明了弗莱彻的虐待,从而导致弗莱被学校辞退。
弗莱彻的报复则是在安德鲁放弃鼓手的梦想后,邀请他参加演出。而在演出时,不给安德鲁新乐谱,不惜用自己乐队的演出失败,来让安德鲁在业内身败名裂,永无出头之日。
虽然最后,在安德鲁绝地反击,“在最后的演奏中汗血飞溅,面部抽搐,已然将爵士鼓打成了祭坛,将自己献祭成魔。”而早已成魔的弗莱彻,终于与安德鲁和解,因为他俩惺惺相惜,都已成魔!
以上,一点简单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