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女曰鸡鸣》里的岁月静好

每当看经典年代剧《父母爱情》的时候,都会被江德福与安杰的感情所感动。他们的婚姻没有惊天动地的浪漫,没有轰轰烈烈的激情,但是却在柴米油盐中书写了一生的浪漫。


其实不管在任何时代,细水长流的陪伴与默契,都是人们所追求的。这不,来听听在两千多前这一对夫妻间的对话:


妻子推了推身边的丈夫:“鸡打鸣了,快起床吧!”

丈夫睁开惺忪睡眠,揉了揉眼睛:“天都还没亮呢。你看满天的星星都还闪着亮光呢,你就让我再睡会吧。”

妻子知道丈夫的心思,但她深知丈夫是家庭的生活支柱,想到干活要趁早,于是撒娇道:“你今天打猎要是猎到鸭子和大雁,我就将它们煮了,我们一起喝点小酒,岂不美哉?”


这段凌晨时分夫妻间起床前的温馨对话,来自两千多年前《诗经》中的《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全诗共三章,第一章写的是夫妻间的日常对话,乍看对话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但是细细品读之后,就会发现:这不正是我们平时生活的写照吗?


生活本就是像一池春水般,毫无波澜,而在这一片宁静中的生活,正是众人所追求的。试想一下,若是生活里出现了一些波澜,如天灾或人祸,那这生活还能如此平静吗?


第二章写的是丈夫外出打猎,带着战利品回家的情景。当妻子远远看见丈夫手里提着的野鸭和大雁时,内心是欣喜的,她开心地迎上去,接过丈夫手里的野味,眼神里充满了对丈夫的爱意。


妻子将丈夫带回来的野味烹调好后,夫妻俩在饭桌上边品尝美味,边饮酒,甚至还借着微醺的酒意,道出了心中那深藏着的知心话:这一辈子我愿与你携手相伴,白头到老。


当夫妻俩对坐小酌,饮酒谈笑,享受一天里悠闲的独处时光,说些贴心的体己话时,似乎时间都放慢了脚步:“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第三章则是对前面两章情景的延续,是夫妻俩真挚情意的咏叹:夫妻间爱之深切,而表达那情深义重之爱,最好的便是以“杂佩”相赠。这是因为不管是在眼里,还是在心中,对方都是勤勉辛劳、温和柔顺的,是自己深爱的伴侣。


从《女曰鸡鸣》整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中夫妻俩婚后那平淡却琴瑟和谐、幸福美满的生活。诗中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对话的内容也充满了活泼俏皮。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经营生活的基础上。


在《父母爱情》中,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正是完美地诠释了“琴瑟和鸣”:安杰作为资本家小姐,对生活品质比较讲究,而江德福作为粗线条的军人,直率朴实。他们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但是却能在磨合中找到平衡。


如安杰喜欢和咖啡,江德福刚开始时会嫌弃咖啡“苦得像中药”,但后来他会给安杰买咖啡,也会陪安杰喝;江德福吃饭吧唧嘴,刚开始安杰会嫌弃,但后来也习以为常。


江德福和安杰间的爱情,打动我们的,不是那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而是那些平凡的日常:


安杰为了江德福,学会适应海岛上的艰苦生活;

江德福给安杰搭厕所,安杰偷偷给江德福织毛衣;

江德福出海执行任务,安杰会默默等他回家;

安杰生病时,江德福会笨拙地照顾她,甚至学做饭;

两人晚年时,虽然依然会像年轻时一样斗嘴,但又是彼此依赖……


在剧中,诸如以上的细节数不胜数,从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中,我们可以从中知道:真正的爱情,不是永远不吵架,而是吵架后还能和好;不是永远同步,而是不同步也能并肩前行。


在《女曰鸡鸣》诗中,最动人的一句,莫过于“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琴瑟和鸣,象征着夫妻间的和谐;而“静好”二字。则是岁月沉淀后的安稳与幸福。


在《父母爱情》的结尾,年迈的江德福和安杰坐在院子里,回忆惋惜:没有惊天动地的告白,只有相视一笑的默契。这种“静好”,是历经风雨后的淡然,是吵吵闹闹后的相守,是千年不变的爱情真谛。


从《诗经》到《父母爱情》,告诉我们爱情的核心从未改变:它不是短暂的激情,而是长久的陪伴;不是完美的匹配,而是互相包容的成长。


“爱在烟火处,情在岁月长”,愿你我都能找到那个能与你“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走向属于自己的“琴瑟和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多平台创作者,花茶养生达人,著有散文合集《幸福那些小事情》。读书养人,花茶养生,用读书和花茶成就健康、不断成长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