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娟觉得,她的生活充满矛盾。
她天生好静,却又很喜欢目前这份幼儿园的工作。一天到晚置身于嘻闹的孩子中间,她很快乐!仿佛自己也还是个孩子。
自己要永远都是个孩子多好!可她儿子都十八了。是个有家的人。
提到家,马慧娟就来火。
那叫家吗?就是个晚上睡觉的地方。现在,她最烦的就是,连觉都睡不好。
马慧娟上有三个姐,下有两个妹。姐妹六个就数她活得窝囊。每次回娘家,她还得努力装作很幸福,很开心的样子。
当初,她跟于军恋爱,家里没有一个人赞同。她顶着巨大压力,跟于军在一起的。所以她绝不能让外人看笑话,更不愿娘家人为她烦心。
于军明白自己家境不好,没文凭又没技术。慧娟能跟他在一起,是他前几世修来的福分。
他本来在一家餐馆做学徒。因为人机灵又用心,三两年下来,竟把手艺练得有超越师傅的苗头。
慧娟有个远房亲戚在市里一家酒店做厨师长。通过他的关系,在酒店实习了一段时间。于军进步很快,厨艺也越来越精。又有厨师长的照顾,慢慢地在酒店站稳了脚。
手艺好,收入也不断增加。他们在县城买了学区房。慧娟一个人一边带孩子一边上班,虽说苦点累点,但她乐意,她感到幸福。
从市里坐车到家两个小时,于军十天半月回来一次。小别胜新婚。夫妻俩都激情满满,很享受这种团聚。
记不得什么时候起,变成一个月,甚至间隔更久于军才回来一次。每次都是满身酒气,一回家就倒头大睡,好象几天没沾枕头似的。
慧娟倒不稀罕夫妻之间那点事。从儿子出生起,她就把全部的爱,所有的精力倾注在孩子身上了。把儿子照顾好,培养好是她最大的愿望,也是她最大的幸福。
但于军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总这样就一定是有情况。
在慧娟一再追问下,于军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他们做厨师的一般都晚上十二点后才下班,有时会忙到一两点。于是几个同事就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常常是一喝就到天亮。
慧娟又向厨师长亲戚侧面证实了于军所说属实。她心里是那个痛啊。毕竟于军是为了这个家才那么辛苦。
如今儿子高一,学习一直优异。日子也该安稳地过了。慧娟就跟于军商量,要他回来县城找份工作,一家人可以天天在一起。当然慧娟也有私心,她要好好管管于军。
可是慧娟的提议遭到于军的强烈反对。并且厨师长也不赞成于军回来,认为在市里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慧娟才不管前途不前途呢。最后她以离婚相逼,于军才回来在一家酒店上班。
毕竟年近四十了,慧娟才不会真的离婚呢。她只是想要一家人能够经常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
刚回来那段时间,不管多晚下班,于军都是第一时间回家。可是,才半年不到,于军老毛病又犯了。每晚都是半夜三更回来,浑身满是烟酒味。
于军是不抽烟的,慧娟也闻不得一点烟味。为此,她吵过,也闹过。慧娟睡眠不好,一丁点儿声音就能醒来。醒来就再难入睡。
吵过,闹过后,管不到两天于军又我行我素。只是每晚回来做贼似的蹑手蹑脚到隔壁房间去睡。有时喝多了就和衣躺沙发上一宿。
慧娟感到孤独、绝望。吵闹中也提到过离婚,可于军不是沉默不语,或者转身离去。
她觉得半辈子太委屈自己了。刚结婚时为了面子;后来为了房子;再后来是为了孩子,折腾来折腾去,就是没为过自己。
现在,孩子大啦,自己老啦,身体垮啦。慧娟都记不清多久没过夫妻生活了。两个人一旦房事没了,感情也就淡了。
在又一次争吵中,慧娟所有的委屈象岩浆一样激喷而出。
“这日子没法过了!”
“不过就不过!”
“这可是你说的。明天就去民政局。”
象红了眼的两头斗牛,互不退让。
在气头上的两个人,第二天一早就上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
走出民政局大门,呆呆地看着眼前马路上车来人往,马慧娟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刚才在民政局,工作人员征求双方意见时,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是协议离婚。至于房子,孩子,财产怎么协议,他们都没去考虑。
呆立片刻,两个人一前一后回到家中。
关上房门的一刻,马慧娟忍不住抽噎起来。于军回身抱住慧娟,两人相拥而泣。于军一声声说“对不起,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十多年的积怨,在声声对不起中得以倾诉,发泄。马慧娟觉得轻松多了。
“行啦,不要因为我们影响到快参加高考的孩子。”
两个离婚不离家的人,又回到了相敬如宾的日子。
半个月后,他们又去领了结婚证。跟上次办理离婚一样,没人知道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