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高二文理分科,我选择了文科,并且后来填报了外语兼报文科的志愿。结果也说了,没有如愿考取外语院校,而是念了司法学校。
说起高考志愿,我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我们南阳中学的刘红俊校长,他当时兼教我们高三文科班的语文。刘校长不仅教学严谨,而且对学生要求十分严苛。记得他当时得知我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现改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时,十分吃惊。感觉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当时,我又愧又恨。愧的是学习成绩不争气,恨的是刘校长不给我面子。现在想起来,还是蛮感激刘校长的。一是他打击了我的狂傲心理,二是他激发了我的触底反弹。
高考落榜,我辗转来到新丰、小海复读。我的父亲,为我念书操碎了心,又是筹钱,又是托人,好不容易联系好学校,还要逼我复读。第一年,在新丰复读,结果没有悬念,再次落榜。
在小海已经是第二年复读,这些复读的往事本不该说出来的,后来我听说有不少成功人士也复读过,有的也复读过多次,所以我也就不再隐瞒。
就是在小海复读期间,我通过《学英语》(山西临汾某机构主编,老师要求我们统一订阅的小报)上的“征笔友”启事,鼓起勇气,给报社杂志社写信,要求征笔友。
通过报社提供的通信地址,我结交到一名加拿大的女孩,名字叫McDanold(麦克唐纳)。我用英语给她写信,她很快回信,并附寄了8张彩照,介绍了她的家庭和加拿大的风光。
收到回信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和同学们分享。同学们也甚感新奇,争相传阅。看着照片上金发碧眼的异性笔友,还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异域风情,一时间,征笔友被同学们传为佳话。
再后来,以学业为重,唯高考指挥棒是瞻,通信告一段落。至今这8张彩照,还珍藏在家中的抽屉里。
前不久,我在老家县城里遇见复读班的同学,聚会小酌几杯,席间,文荣兄还向他的同事介绍,说我现在在那工作,念书的时候,我就给加拿大女孩写信等等,幸亏他没有说是复读班,不然我们俩多没面子。
呵呵,学英语的故事说也说不完。不过,在简书,你的故事再多,也是你自己的事,说多了,简友或许会反感,所以,六集故事就此打住,余言不叙。翠花,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