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计算器你能解出下面这道题吗?
(备注:容积=长×宽×高。)
如果让你在泥里挖一个2米宽、3.5米长、5米深的长方形坑,坑中泥巴的总量是多少?
这么简单的题还用算?不就是35立方米嘛。
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个回答是错误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掉入“先入为主”的陷阱了。上面的“备注”里的公式让你先入为主的认为,要用乘法计算,甚至那些数字都是用来迷惑人的。结果就让你掉进了“坑”里。
这样简单有趣的小游戏在《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这本书还有很多。
书中12堂奇趣认知课,既是知识,也是游戏,每个原理引申出多种用途,告诉你如何把输入大脑的内容牢固地留在那里。
让你玩着掌握大脑接收信息的诀窍,成为输出高手。
要想成为高手,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大脑。因为大脑会绘制反映不同物理环境布局的脑内地图,并用这些地图来预测和指导未来的行为。
这个脑内地图我们称它为“心理模型”。
就如同上面的游戏,当你知道自己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可能会感到惊讶,注意力也会因此集中起来。这个错误的出现就在警告你,你的心理模型中存在偏差。
世界每天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心理模型也需要经常更新,以确保自己的预测能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
但我们怎么知道心理模型什么时候过时了,需要升级了呢?
对,是错误!
错误会让我们明白,预测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对错误警报,人们有两种常见的反应:选择专注或忽视。
如果你选择专注于某个错误,处理奖赏的大脑区域活动就会减少,引导注意力集中的大脑区域活动会增加。这意味着,在遇到错误后,你会专注于发现更多错误,用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心理模型。
反之,如果你决定忽视错误,引导注意力集中的大脑区域活动就会减少,而处理奖赏的大脑区域活动增加。这意味着,在忽视了一个错误后,你还会有效屏蔽其他错误,集中精力坚持自己的预测。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是专注还是忽视错误呢?
最主要驱动因素是“个人化”,即我们是否认为错误是针对我们的。
当我们将出现的错误解读为对个人的威胁时,就会忽视这个错误,还会在未来避免引发同样错误,而且只会被符合当前心理模式的事物吸引。
长此以往,我们的成长会受到抑制,创新也会停滞。
所以,我们要学会从错误中学习,这需要经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意识。
我们只有意识到出现了错误,才能想办法解决它。
心理模型越是根深蒂固,我们就越难意识到预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因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是意识的重要来源。
第二阶段是分类。
在多数情况下,错误都可以被巧妙地归入一个功能性类别。理清这些分类后,我们只需要处理一个根本问题,而不再需要处理多个单独的错误了。
比如,你可能会在数学考试中犯很多个具体错误,但你要分清它们属于哪种错误类别,是运算错误(乘法出了差错)、理解错误(使用了错误的方程)、应用错误(没有严格遵循解方程的运算步骤),还是属于粗心大意(审错了题)?
第三阶段是纠正。
一旦找到了潜在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努力纠正它。
一般的纠正过程需要知识和练习。在这个阶段,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
第四阶段是自主。
当我们在特定领域发展专业技能时,犯的错误会逐渐从已知转向未知。
当未知的错误发生时,没有太多的指导和支持可供参考,你只能做好自己研究、探索的准备。
新的思想、概念和知识只有通过自我诊断、自我分类和自我干预才能出现。
我们面对错误时,往往采取下意识地回避态度,强化巩固的是过去的心理模型,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固步自封。
与其回避常见的错误和误解,不如尝试把它们融入学习过程中。
比如,在开会前,让大家先讨论一下对对某个主题的看法;或是提出一个包含常见误区的选择题。
只有当心理模型处于活跃状态下,并做出预测时,新的想法才会和旧想法产生联系,心理模型才会不断更新。
我们要明白,只有错误足够大时,才会触发大脑错误警报。这意味着很多小错误都会被我们的预测掩盖,且永远不会被我们发现。
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这个最小的错误暴露,那就是反馈。
每当有人明确地向我们指出错误,这一举动就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会立即触发错误警报。
要想让反馈更有效果,我们需要做到以下3点:
1.明确目标
首先要明确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水准,这样可以确保激活心理模型,做出相应的预测。
2.定位差距
要明确个体表现与预期之间的差距,从而引发反馈相关负波。此时必须掌握个人表现的具体信息,任何模糊或相关的信息都不足以触发错误警报。
3.决定下一步
最后,采取某种措施来弥补差距。
初学者可能需要更为细化的反馈。但随着人们在自我纠正方面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主动权,需要的细节会越来越少,最后只需简单提醒或督促一下就够了。
当然,反馈只有在被接受的情况下才有效。如果一个人选择忽视错误警报,那么所有反馈都没有意义。
实际上,错误警报只是一个信号,如何使用它取决于我们自己。
所以,正视错误吧,卓越的目标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