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动画片,从小到大,只要他坐在电视机前,电视摇控器就不知不觉地掌握在了他的手上,从《聪明一休》、《机器猫》、《花仙子》、《金刚葫芦娃》,到《十二生肖的故事》、《铁臂阿童木》、《奥特曼》、《变形金刚》,哪个电视台,放哪个动画片,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他的脑子里像是安了一个动画片节目时间表,总会见缝插针地转到他想要的动画片画面上,家里的一些玩具和图画书也是跟这些动画片有关。
尽管如此,给孩子读童话故事,是我每晚的必修功课。他躺在被子里,我靠在床头,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给他读《安徒生童话》、《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那些书里精彩的故事常常让他听得入神,继而不停地询问故事里人物的最终命运。
这种询问,让我体验到了孩子的童心和童真。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其性都是天真善良的。而要保持这份善良心性,除了父母的言行外,再就是用书里的知识来熏陶他。
孩子从小就喜欢儿童动漫书,带他上街,总爱蹴在书店里,求我帮他买那些在我眼里没有多大用处的彩页动漫。书买回来后,如果电视上正在播放这本书的动画,他会拿出书来与电视画面对照,看内容是否相同。记得那本《金刚葫芦》的书就是这样被他对照电视动画片,反复翻看。电视里热播《三国演义》时,他的茶几前也摆了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书,边看电视,边翻书,如果有什么不对,他会跑来问我,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孩子属龙,看《十二生肖的故事》时,知道了关于龙的许多传说,明白了人的生肖来历,是龙和蛇是兄弟后,更是洋洋得意。有一天,电视画面上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蛇踩着白云从南天门离开后,龙突然也驾朵白云从后面急急忙忙追了过来,边追边招手大喊:“二弟,等等我,二弟,等等我……”孩子看了,也站起来学着龙的样子,对着我扬手喊道:“二弟,等等我,二弟,等等我……”见我坐在旁边不理不睬,横眉冷对,他又跑到他爸爸身边,稚声稚气地喊了声爸爸,然后,摇头摆脑地神气起来,“爸爸,你是老虎,我是龙,妈妈是我的二弟,以后你不能欺负我们俩个了。”一番话说得我和国宝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此后,孩子似乎忘记了妈妈这个称呼,不论是出门在外走亲访友,还是关门在家吃饭睡觉,总是对我以“二弟”相称。“二弟,我要喝水了。”“二弟,爸爸今天又领人来家里打麻将了。”“二弟,……”
有天傍晚,单位在灯光场球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我和几个同事坐在看台上边聊天边等待节目的开演,杨杨则与一帮小朋友在球场里捉迷藏,看即将放飞的鸽子。整个球场人头攒动,叫喊喧天。突然,我听到下面传来急促的喊声:“二弟——,二弟——”声音独特,清脆悦耳,立即吸引了周围人的注目。我知道这是孩子有什么事在找我,赶紧应声回答:“哎——我来了。”这一喊一答,弄得旁边人莫明其妙,继而又哈哈大笑。我顾不上解释,急忙奔到他身边。杨杨胀红着脸,抓着我就跑,边跑边说:“二弟,我要屙屎了。”
我气急起来,埋怨他:“你也不看场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叫我二弟,尽出我洋相!”孩子理直气壮地反驳,“我不叫你二弟,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是我在喊你,那么多妈妈都应答,还不把我的嗓子喊哑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