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学那四年,自己一直靠着理想生存。
大一很疑惑很迷茫很彷徨,没有组织,没有归属感。
大二渐入佳境,碰见很多棘手的事情都能拍着胸脯说“我能干好”和“我不会差”。
大三势头正好,名利双收,想要的都能得到,不想要的也能意外被推荐,那时候的心态依旧谦虚谨慎。
大四慌张而无措,像一只无头的苍蝇爬在明亮的玻璃上,前途是光明的,就是没有出路。
这个大学的生活有点诚惶诚恐,特别害怕在动荡不安的环境里挣扎,那样特别的没有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时常做一些别人不理解的事情,这个过程中走散过一些好朋友,也认清楚过一批人,在无助中谁会真正拉自己一把,在前路未卜里谁会落井下石。
02
和很多人一样,有些无知又为了找到存在感就进了学生会的新闻编辑部。
一开始以为志同道合的“文人”们很善良不相轻,体谅新人。日子久了里面的官僚气弥漫,论资排辈和阿谀奉承都在桌子上明目张胆的谈,一股被包装过后万花筒的硝烟味儿。
尽管里面有些乱,可我对待事情是认真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因为找不到事做,才要把当下的事做好。
每天每时出没在现场采集素材,没日没夜往上递送新闻初稿,他们至始至终是那句领导的口气“辛苦了”和“你还要努力”。
可我也没有想那么多,想多了特累。也没有在乎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我只当他们不懂事,事实证明是我不懂事。
回想起来,大一做了很多事,也做错过许多事,更改了很多事,被人批评过也被人褒赞过,不过我的专业成绩拔了尖儿,没有遗忘泡在图书馆的日子。
大一期末,我在笔记本写了这样一段话:不知道做什么,终归是那些看不起又不会做的小事,细数那些事都一一巧妙的被躲过。
03
讨厌别人,却成为了别人眼里讨厌自己的那种人。
留在编辑部的初衷,想想通过文字能找到那些个有趣的灵魂。留下来后对待新人都特别的照顾,一起出没在现场,一起熬夜编辑,一起吃饭聊天,不幸遭到了其他成员的嫉妒。
记得大二那年,上百篇新闻稿,只被采纳过十来篇,也不是文风稍逊,就是关系不到位。再看看那些被采纳的稿子,署名都很小气虚弱,别人的名字那样的磅礴显眼。
拿平时的例会来说,讨论一件事别人总有说不完的时间,到了自己还没有开口说就时间到了,参与不了决策,很快被边缘化。没有沮丧,也没有闹气,想着把手头上的事做得井井有条就问心无愧。
这样坚持着,竟然还能被老师发现,评上了“部门优秀工作者”的称号,同年还拿了院一等奖学金。那年期末分享会上,自己部门给自己做了一个专访,叫《论学习与工作的重要性》,至今都记得那个分享会被我弄得一塌糊涂,哭得个稀里哗啦。
大二期末,我又在笔记本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我痛苦,别人快乐,我的痛苦会扩大到十倍;可我痛苦,还要陪着别人快乐,我的痛苦会几何剧增到一百倍,可我不能倒下。
04
功不唐捐,这四个字真的给了我很多理由死撑下去。
真的是越努力越幸运,此前所受的林林总总的不堪,全都像滚雪球儿一样砸过来变成意外的欣喜。就在大三那年,绕过演讲选举,直接被院老师举荐成为编辑部的主事,也是唯一一个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突破重围的典范。
此时没有太多的骄傲,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也没有太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优越感,我很清楚我只是一个学生,除了捧出来的事,在别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大三那一年都兢兢业业做好分内的事情。没有对部门的人红过一次脸也没有发过一次脾气,他们不会的那肯定是我没有说好,多让他们尝试几次就会了,该受批评我作为负责人就理应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等他们会做了,我的压力就小了。
那时候他们都说:“你心真宽。”
笑而不语。我知道,他们不该在不懂的年纪去承担不属于他们那部分鄙夷的经历。
不过,工作完成得很好,成绩就有些小懈怠了,心里略略有些遗憾。
大三期末,我还在笔记本上留了一句话:世间安得双全法,享尽工作享尽成绩,面对不尽如人意的人事,只能含着泪继续撸起袖子干,做到不忘初心。
05
大四,我卸下所有的担子,专心准备毕业论文,大四的生活短暂而又紧张。
期间考虑着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工作?要不要考事业单位或是公务员?或是另谋其它的出路。
觉得不醒事的自己,突然在一夜之间长大了,第一次在走什么样的路上,举棋不定又那么焦躁。思考的结果发现是想逃避就业的事实,害怕做不好工作,害怕被领导辱骂,害怕被同事排挤,害怕自己混不出个人样。
再后来,在学院教授的安排下就做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员工作。那是我大四毕业前比较辉煌的事件,当我还是学生的样子。一边带学生一边就想我为什么要读大学?
难道我这么努力的样子真的就只是为了拿文凭,然后就留校?
不是,这不是我理想的范畴。读大学,为了能在社会上立足,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大四毕业,就结束了辅导员工作,对于找工作,那是我第一次没有一丝紧张。
记得在毕业酒会那晚,我在手机便签儿里打上了这样一句话:有一种遗忘,是你在的时候,别人已然对你视而不见。还有一种记住,是自己想要找那个人叙旧的时候,却发现身边再也没有了那个人。这两种联系都在参加工作后没有的。
06
诚然,那个大学四年教会我的不是那些教条的课本儿知识,而是学以致用。
也就是那个四年让我参悟到了几点道理,也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1、之于学习,得失总是喜忧参半,不是给别人“交学费”去得到就是自己“下功夫”去慢慢学到。
2、之于生活,岁月相长,喜怒相仿。都不是傻子,机关算尽反误卿卿小命,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朴实一点,务实一点。
3、之于工作,对待新人将心比心,每个新人都是将来的老人,当他们上坡的时候,就是自己走下坡的时候,自己也要争气。
4、之于情感,在没有物质能力的年纪 碰见了最想照顾一生的姑娘,后来姑娘走了,但在某个角落还是会有个人等自己,走向她的时候就不要沾惹路边的花花草草,宁缺毋滥。
我知道,那个20几岁确实焦灼了些。脱下学士服,离开学校那刻,路漫漫且修远,需要独自去建立自己的人际圈,没有多少人会很在意自己究竟有多努力,吃了多少不欲人知的苦,增了多少累累不清的伤痕,遭了多少无法言表的白眼儿。
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只会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或羡慕或鄙夷。
欣喜的那一刻,就是在升职加薪时蓦然回首,发现那个四年给自己的得到始终要比失去的多。因为,有一种失去叫忍受;有一种得到叫煎熬。
END.
其实,写文章这件事,我很当回事,别人可能只是一个兴趣。
希望你所在的城市能有个好天气,你所在的角落能有个好心情。(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皆因落笔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