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研修第一堂课有一位同学发言时说李老师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同学们都笑了,李老师后面又加上一句“能来学习心理学的都是不正常的人”,同学们又笑了。此处“不正常”非彼“不正常”,同学们都心领神会,所以大家用笑表示了赞同。即便如此,我相信每个同学理解的“不正常”肯定不是完全一样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到的同样的东西,见到未必相同。下面我说说我眼里的“不正常”是什么。
我所理解的“不正常”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方式的“不正常”,即与没学过心理学的普通人是不一样的,非常人之思维。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摆脱三种思维:直觉思维、自我中心思维和机械思维。
历史上的“地心学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很典型反映了“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很多人都认为牛奶有营养,但很多人没有想过进入身体的牛奶所具有的的营养成分能被身体消化吸收吗?有没有想过如果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身体里就变成了垃圾和废物?这是直觉思维,即经验思维,牛奶厂商们铺天盖地的牛奶广告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实际上有些人喝牛奶之后很不舒服,总感觉肚子叽里咕噜叫,不能消化,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牛奶,其他食物也是如此,身体最诚实,会告诉你答案。
自我为中心比较常见,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生活中这样的场景非常熟悉,每天不知道要上演多少回。自我为中心一个典型表现是聚光灯效应,以前每次开会在领导面前发言的时候,我都非常紧张,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实际上讲完了也就那么回事,大家的焦点更多的放在自己身上。记忆中那些尴尬难堪的时刻,也许只有你自己觉得尴尬难堪。
机械思维较为典型的是单一归因,吸烟会导致肺癌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实际上得肺癌的很大一部分是非吸烟群体;我太胖了是因为我吃的太多,所以我要节食。实际上肥胖的原因有很多了,运动量小、生活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等,所以别总跟吃的较劲。
复习了三个概念,发现不翻笔记写不下去,时时复习很是必要,因为对知识的遗忘也是有规律的,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开头和结尾比中间的记得更好,这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经过这一番复习,遗忘的速度会更慢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