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校的公交车上,本来无所事事望着窗外发呆,但一个老奶奶拉回了我的视线。
那时刚到一个公交站台,坐在我前面座位的乘客下车了,老奶奶从靠近司机的座位上迅速走下来,手拉着站在我身旁的一个女学生说:“这有位置了,你去坐刚刚让给我的那个位置吧。”而女学生只是随意说道:“没事,我过几站就下车了。”然后便不再说话。
这时,我看到老奶奶并没有像其他乘客一样舒适地靠在椅背上,只是坐了椅子的前半部分,眼睛一直看着前方,似乎是希望司机能够把车开的更快一点。
就这样一路无言,公车一直在马路上平稳地行驶着,直到车内广播报出“湖南师大”站,车还未停稳,老奶奶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扶着栏杆对那女学生说:“我要下车了,这个位置你坐吧。”而女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我也快到了,没事。”然后仍旧站着,直到老奶奶下车站在站台上往车内看时,女生依旧是站在车上望向窗外沉默不语。
老奶奶的尴尬与女生的淡然是鲜明对比,而此时我对女生做法的不认同又让我想到了高中时的自己。
那时我背着一个大书包,手上抱着一袋衣服坐在人满为患的公交车上,这个时候是下班高峰期也是我们学校学生周日返校的日子,车上早已是人挤人。
此时上来一个老人挤到了我旁边,看了老人一眼,没怎么犹豫我就背着书包提着袋子站起身来,对老人说:“这个位置你坐吧。”然后就站在位置旁,一手抓着上面的扶手,一手提着袋子,而老人深深看了我一眼,说了声:“谢谢。”就坐了下去。
在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车上,因为踩刹车导致车身总是在摇晃,我也是拉着扶手左右摇摆,但自己也没在乎这些。可是当我低头看老人时,才发现他并没有靠在椅背上,只坐了座椅的三分之一左右,身体前倾,手抓着前面座椅而手指一直在搅动着提着的塑料袋。
看着老人的奇怪举动,当时的我也没多想,更没想到会与我有关。
就这样过了十几秒钟,老人突然用他那略显嘶哑的声音对我说:“我帮你拿袋子吧,就放座位旁。”说着还特意把身体往外挪了一点,空出大半个位置,对于这情形,当时我想的是自己提着个袋子也不算什么,本来让座也是好心,还让老人特意空出位置帮我放袋子也没必要,于是就回了句:“不用,你坐吧,也没多重。”
老人听到我说的话就沉默了,我看到他身体摆正后更加前倾了,一直看着前方的道路,手搅动塑料袋的频率也快了一点。当时自己也没多想,也没放在心上,视线移向窗外,等车到站就下车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我无意间看到同桌写的一篇周记,内容很简单,与我周日返校在公交上遇到的事情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有结果。
我同桌在老人要帮他拿袋子时大方地递上自己的手袋,而后老人一直舒服的坐着,直到同桌下车时,老人微笑着递还同桌的手袋并道了声:“谢谢。”而不是我与那位老人那样一路无言,直到我下车时看那老人还是有些坐立不安,更没和我有任何其他的交流。
那时我同桌的周记里写道:“如果当时我拒绝了老人的提议,没有递上我的袋子,我想老人会如坐针垫,觉得自己很麻烦别人,感到很愧疚,本来好心的让座,却让老人并不高兴,甚至会让老人觉得尴尬,我想这也是一种好心办坏事吧。”
从那以后,在拥挤的公交上,我让座给老人,如果老人有要帮我拿东西或者要我去坐很远的一个座位时,我都会微笑着说:“好的。”因为这样的相处,即便是陌生人,很短暂的交流也会是轻松愉快的,而不会让你的好心成为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