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感觉沮丧的时候,有三样东西可以救我——运动、做家务以及师太亦舒的小说。做家务,然后在疲倦的时候换衣服去运动,大汗淋漓之后洗澡,披散着湿漉漉的头发坐在床上看心爱的书,之后,就慢慢好起来。
都是读了很多遍的故事,不过每次翻到哪一段全凭心情,今天读的这篇叫《错先生》。看这个题目就大概知道内容了吧,这个说法我们不陌生,那些和我们相遇过同路过然而后来并没有相守到白头的人,统统都是“错先生”,而那个让我们认定“就是他了”的人,才是“对先生”。
以前我一直都坚信是这样。
可是要如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对先生呢?大家都说,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爱上过人渣呢?!说着说着,我们渐渐都相信,不遇到错先生,怎么知道谁是对先生?!也许有人运气那么好一开始就遇到对先生,可是没有经过对比,会不会就这么心甘这么笃定?!所以,一开始就遇到对先生,似乎还更容易错过吧?!错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比如“年少轻狂不懂事,错一时,念一世,只如今冷暖自知。”,比如“你误会我了。那你给我解释。好你听我解释。我不听我不听。”……诸如此类,终究,我们没肯给彼此一个机会。这要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们安顿下来,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无论什么原因,会错过的一定就不是对的。说得好像我们都是能卜未来的先知一样。
人是最擅长为自己找借口的,一计不成我们再生一计,我们告诉自己——眼前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话没错,眼前的一切,我们主动的选择和付出、被动的遭受和无奈,换回来的这一切,它只能是、也必须是最好的安排。不然,余生何以为继?!如果眼前这一切还未让我们满意,那也不要紧,毕竟,人生也不是你说停下来就可以停下来的,总要往前走,总是在变化,总有眼前和将来,总有你必须承认的满意。
我是个不太后悔的人,或者说,我是个比较善于过滤后悔的人。我的时间更多用来消化眼前的一切,因为它是最好的安排。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想起我遇到过的错先生。有一次失恋,朋友安慰我说:“最好有一天你能对他说‘幸好不是你,陪我到最后。’”……可是,事到如今,我还是想对错先生说:“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我们一起经历过爱与被爱,经历过快乐与不快乐,我们教会彼此很多也给了彼此很多教训,无论是心头的白月光还是襟前的干饭粒,我们都不能将彼此从记忆中抹去了。至于分开的原因,不外乎还是上面说过的那些,换作现在,我们应该可以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可是,没有当初,哪来现在?!所以有句话叫做——物是人非事事休。谁一辈子没错过?!别管错的是时间、地点还是人,改了还是好同志。能做到不后悔,已经很好。
而对先生的登场,不一定自带BGM,也不一定像一颗流星打中我们的心脏。应该会像一盏灯,暖光那种,无需光耀大地,只要足够照亮我,让我可以找到他温暖的手和有力的臂膀,给我一条和他并肩的路或者一方可以和他共生的土地。啊,说人话,对先生肯定会让我们觉得对,说得对做得对想得对,哈哈哈哈哈,当你觉得他是对的,他就是对的。有什么道理可讲?!人生不长,难道命中注定天天怄气唱反调才是对?!那也太惨了。
师太的《我的前半生》原著中,精明能干的唐晶也曾对懵懂的子君说过:“子君,在某个范围内,你我是人尽可夫的。”以前看不懂,觉得不像什么好话。现在懂得了,真的不是什么好话啊哈哈哈哈哈哈,太无奈又太毒辣,因为这是一句真话,打得脸生疼。我们对“对”的宽容度渐渐增加,他不一定要是平头,也不一定非要穿白衬衫和卡其裤,如果身上没有须后水和阳光的味道也不见得是什么大事……对先生啊,范围大一点,也许更容易找到。可能我们要找的,从“那个人”已经变成了“那类人”,那类人里,总不至于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也算是进行了筛掉错先生的海选,感情这条路啊,不要以为惊心动魄百转千回才叫认真,能少走些弯路少遇到几位错先生,也是好的。
我们的错先生,会是别人的对先生。我们的对先生,也曾是别人的错先生。你如果相信,就没有什么好为前任以及对方的前任纠结了,找到对的人相伴一生,真的可以算是一件幸运的事,且行且珍惜呢。
错先生,对不起,真可惜,愿我们眼前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