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常常让漂泊在异乡的游子魂牵梦萦,因为在那里有让人牵挂的至亲,有陪伴一生的童年回忆,还有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
土生土长在潮汕,我们的味蕾习惯了品尝最新鲜的食物。为了追求新鲜,常常会有“美食侦探”在天才朦朦亮之时就在市集里探寻最鲜美的食材,我的爸爸就是其中一员。在我的脑海中,总有这么一个场景,爸爸拉着老式单车,我踮起脚尖够到爸爸的手掌心,爸爸抱起胖嘟嘟的我坐在后座上。远处的山,太阳缓缓攀岩而上,带着饱满的红色,阳光散落在漫山遍野,也洒在了我和爸爸身上。单车叮铃叮铃地响着,带着我们去探寻新的美食,开启又一天的美好。
和其他人一样,捕获美食而归是爸爸最大的追求。美好的一天始于美好的早餐,美好的早餐对我们而言,就是暖暖的鲜虾粥。锅里咕噜咕噜响着的是米汤煮开了的声音,妈妈把剥好皮的虾肉轻轻倒进正在滚开的粥里,我看着虾肉掉进白色的米汤里,然后又被滚开着的米汤翻滚上来,而这个时候,虾肉已经变成诱人的红色。过了不到一会儿,妈妈便可以凭着感觉往锅里洒一点点盐提味,临起锅时再撒下一把葱花。爸爸帮我舀了一碗粥,我小心翼翼地捧过碗,慢慢凑到碗边,轻轻抿一口,鲜甜的米汤瞬间滋润了我整个心田……一旁的爸爸则笑着催促我,“好好吃饭了啦,还要上学呢……”
多年过去,爸爸不再踩着那辆老式单车,我不再在后座为爸爸唱着《小燕子》,阳光也不再那么红艳。而小虾米的味道不变,那些美好的早晨也会永远永远留在我脑海深处……
又是一般的早晨,不变的是与起床气斗争,变了的是桂林的天冷得异常。同样是南方城市,依山傍水的桂林一冷起来就让人畏惧。而此时我的家乡汕头还处在一个舒适的秋冬过渡期。
在桂林,最喜欢的就是学习“嗦粉”。我冷得瑟瑟发抖,捧着鱼汤粉取暖,打电话给妈妈寻求温暖的安慰。电话那头,妈妈还在忙着准备午餐的食材,因为照看着侄子,空不出太多时间准备,所以妈妈只准备煮粿条。我便逗趣她:“惰虫!”妈妈于是故意刺激我:“不过就是买了你最喜欢的肉酵,加了点猪肉,等下你妹还会买个沙茶酱加味……”我眼前又是那样熟悉的画面,煤炉上锅里的水终于烧开了,切好的肉饼被放往锅的中心,让它们以最快的速度熟透。妈妈熟练地抓起一把粿条,放往锅里,细长的粿条好像被赋予魔力,随着煮开了的汤水舞动。接着,就是切成薄片的新鲜的本地猪肉在再一次滚开的汤水里翻滚。慢慢的,粿条汤的香味就溢满整个厨房。起锅,撒葱花或者香菜。细碎的绿色就点缀在浓郁的粿条汤上。我常常迫不及待地先夹了细滑的粿条放到碗里,再拌上沙茶酱,又香又甜……这个时候再舀上一碗汤,咬上一口肉饼,嚼一下猪肉片……那种唇齿间的满足感,我难以忘怀。
热汤的雾气在我的眼睛上晕开,冷却后又消失。电话那头妈妈忙着准备午餐,我则继续“嗦”我的鱼汤粉,听着电话那头妈妈讲解着该加肉酵了,粿条下锅了……
“妈妈,天冷了。”
“嗯,你记得多穿衣服,在外就没有妈妈唠叨了。”
“好的,妈妈。”
桂林的天变冷了,热乎乎的汤粉温暖着我的心窝。但我时常还是会在梦里看见太阳在山的那边缓缓升起,爸爸和早市卖鱼的大叔交谈,妈妈向锅里撒下葱花的背影……
(广西师范大学沈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