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的别人或许是真的别人,但是笔下的别人,或许是真的自己。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契科夫的短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每个人虽然不是装在套子里,但是都带着面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现在的江湖叫做社会,我们在社会上扮演着被安排的角色,听话的孩子,上进的年轻人,颓废的中年人等等,这些看似是我们自己,实际上离心里的自己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都是别人给我们的定义定位,我们按照别人的定位在演自己。
你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精英人士,每天光鲜艳丽,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看着桌子上的企划,文案,项目书认真的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每天都会出入高档的场所,生活有规律,健身,不酗酒,吃清淡的东西,很少熬夜。或许,某一天,在一家不那么干净的街头小店,你喝的酩酊大醉,对着身边的陌生人,诉说着你整天的苦楚,工作压力很大,房贷车贷喘不过气,尽管月薪上万,可是还完贷款,已经所剩无几,然而还要做出一副衣食无忧的样子,这样很累,你边哭边说,路人觉得你是个疯子。
你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家里的乖乖女,每天见到老师都会问好,见到叔叔阿姨父母的同事,都会上前打招呼,很多家长都会羡慕你的父母,有这么好一个孩子。但是你心里却觉得这样很无趣,你羡慕那些染头发和纹身的小姑娘,感觉她们酷酷的,你偷偷的抽了一只烟,想感受下烟草的味道。
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别人安排的角色里,按照别人铺好的道路往前走着,可是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不一定,我们心中想的可能是另外一种生活,但是我们没办法改变。突然的改变会让我们变得格格不入,别人不能接受这样的你,你会被标榜成另类,坏孩子,失败者。于是另一个自己,就成为嘴里和笔下的别人,为自己找一个出口,宣泄下无处安放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