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是强调“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什么是理?理应该是事物自身运行的规律。天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事理,事物本事所具有的规律。做人得讲理,做事得依循着理。如果人人都讲理,事事都循着理,而且讲的循着的是同一个语境下同一个标准的理,那么天下就没有这么多糟心的事了。
可惜不是。生活中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或者只准公说理或者只准婆说理。到底该听谁的,谁的力气大听谁的,谁的地位高听谁的,谁的权势大听谁的。这就乱了套了。力气大、地位高、权势大,说明准备说理的人的出发点和标准都不一样,麻烦不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就是在讲歪理。歪在哪里?白马为什么不是马呢?因为在公孙龙看来,白马有两个特点: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马的外形,但马只有一个特点,即具有马的外形。具有两个特点的白马又怎会是只具有一个特点的马呢?所以白马根本就不是马。在这里,他过分夸大了白马和马的区别,混淆了特殊性与普遍性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
把没理说成有理,把有理说成没理,是常有的事。那是因为拥有话语权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说理;而没有话语权的人,则失去了说理的基础。学生到学校,老师教育学生说要爱校如家;学生调皮闯了祸,被老师训斥:你以为学校是你家啊。一会儿说学校就是你家,一会儿又说学校哪里是你家呢。这里,老师的说理就是根据他实际的需要——教育学生爱校如家和规范学生行为就是老师的需要。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种说理实际是不讲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这说明我们的说理环境很糟糕。
比如,为什么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是因为这是州官的理。他以为州官比百姓特殊的地方就在此。州官说理的出发点是州官就该高人一等。双方的身份、地位不对等,说理就没法公平公正地进行。
说理的目的之一是说服人,让人听从。通过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来梳理人们的思想和认识,进而更好地做事。
高中学生写作文,讲究的是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归纳、因果分析,其实都不是真正的说理。学生所知晓的事实如果是片面的局部的甚至是不真实不准确的,如何拿来说理?学生的逻辑常识匮乏,思维混乱,也无法把道理说明白。因为有逻辑的说理才说得通,没有逻辑或者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
在一个无法正常说理的地方,试图用说理的方式来跟一个不讲理的人说理,无疑是很痛苦的。不过需要整明白的一点是,说理的目的不应该只是说服别人,还要在说理的过程中,辩明事理,真正搞清事情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对策。
说理除了需要逻辑常识以外,还要有信誉。一个人、一个集体或者团队,如果经常弄虚作假、谎话连篇,那么,即使这一次无论多么真挚恳切,事实多么确凿无疑,也不会有人信服。
人常说,盛怒之下不要做决定。同理,盛怒之下,气急败坏之时,也不要跟人说理。说理一定是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情绪不稳定时的逻辑判断会出问题,所以要想好好说理,还得要有好的情绪。
而必要的逻辑常识、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情绪之于我们,是稀缺资源,想要不混乱的说理,难。